基于“四力模型”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9:33
STEM教育作为提升当今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紧要程度正不断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STEM课程作为其重要物化载体,如何在适应本国国情的基础下有效地开发推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我国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区域层面的课程开发与推进权力得到重新确认。区域作为中观层面的课程开发与推进平台,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确证,但是从一个区域的视角来研究STEM课程开发与推进还鲜少有人问津。因此,本项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社会强烈呼吁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中,对小学STEM课程开发的区域推进策略展开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STEM课程及区域课程推进等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然后选取了重庆市N区为案例区域,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调查了N区的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提出了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策略。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此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策略的研究缘起、国内外STEM课程开发与区域课程推进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与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选择。第...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上以“区域课程推进”为关键词的论文数(2000-2020年)
二、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原理37图2-1: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四力模型’图由上图可知,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四力模型”由政府、专业部门、学校、社会四大课程推进的主体构成,并且在同一个层级上对STEM课程的开发提供不一样的“力”,根据各个主体各自“力”的特点,其对应关系为政府提供支持力、学校提供推进力、专业机构提供引领力、社会提供参与力。每个参与主体再通过功能进行细分,政府支持维度主要包含政策制度、物质保障、监督管理三个二级指标;专业引领主要包括组织架构与关键人物两个二级指标;学校推进主要包括校长、课程开发中心、教师三个二级指标;最后的社会参与包含社区、媒体、家庭三个二级指标;然后再把二级维度进行划分,在政府支持这一方面:政策制度包含了顶层设计与制度两个三级指标;物质保障包含了活动载体、资源开发与资金供给三个三级指标;监督管理包含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三级指标。在专业引领方面:组织架构包含了教师进修校、大学、专业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①对于STEM教育的描述:图4-1:对于STEM教育的描述统计图由上图(图4-1)可知,关于STEM教育的描述中,本次调研一共设计了8个选项,结果显示,对于参与STEM课程开发的教师而言,认可度排在第一的是认为“涵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跨学科的融合性课程”(65%),排在第二的是“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32.5%),少部分教师认为“STEM课程任务的完成必须同时运用多学科的知识”(2.5%),可以看出,教师对于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理念形成了基本的共识,这与国家政策文件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②了解STEM教育理念的途径:图4-2:了解STEM教育的途径统计图由上图(图4-2)可知,调查发现,教师对于了解STEM教育理念和课程的途径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了解途径占比的排序依次是培训与进修(62.5%)、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性课堂教学转型的行动与使命:上海市杨浦区的案例研究[J]. 安桂清. 教育发展研究. 2019(18)
[2]区域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J]. 段立群.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
[3]STEM教育区域推进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市上城区中美平移课程为例[J]. 沈永翔.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14)
[4]“四节”联动·整体育人: 综合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J]. 苗成彦. 中小学管理. 2019(04)
[5]STEM教育融入高职机械设计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 安平.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6]初中阶段STEM课程设计初步探讨[J]. 信疏桐,庞谦竺,柏毅. 基础教育参考. 2019(06)
[7]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J]. 潘晓雯,白赫,刘思鹏,王颖慧. 物理教学探讨. 2019(03)
[8]基于工程设计的高中STEM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为例[J]. 陈希,程林.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2)
[9]基于设计思维框架的STEM PBL课程实施研究[J]. 周迎春. 物理之友. 2019(02)
[10]STEM课程体系化设计的实践探究[J]. 李群,张萍萍.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02)
博士论文
[1]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D]. 周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校本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研究[D]. 明菲菲.山东师范大学 2018
[2]美国STEM课程案例及其启示研究[D]. 苗梦莹.江苏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STEM的高中生物拓展课程的设计和实践研究[D]. 阚雯雯.江苏师范大学 2018
[4]基于QCE模型的小学综合实践STEM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 杨艳.河北师范大学 2018
[5]区域课程改革的教育生态模型建构研究[D]. 付婷.西南大学 2017
[6]美国“校外STEM课程”研究[D]. 郭明俏.西南大学 2017
[7]基于STEM的小学高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应用[D]. 董利.重庆师范大学 2017
[8]区域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D]. 张雅倩.华东师范大学 2016
[9]21世纪以来美国高中STEM课程发展研究[D]. 穆鑫楠.天津师范大学 2015
[10]基于STEM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研究[D]. 王玲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23791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上以“区域课程推进”为关键词的论文数(2000-2020年)
二、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原理37图2-1: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四力模型’图由上图可知,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四力模型”由政府、专业部门、学校、社会四大课程推进的主体构成,并且在同一个层级上对STEM课程的开发提供不一样的“力”,根据各个主体各自“力”的特点,其对应关系为政府提供支持力、学校提供推进力、专业机构提供引领力、社会提供参与力。每个参与主体再通过功能进行细分,政府支持维度主要包含政策制度、物质保障、监督管理三个二级指标;专业引领主要包括组织架构与关键人物两个二级指标;学校推进主要包括校长、课程开发中心、教师三个二级指标;最后的社会参与包含社区、媒体、家庭三个二级指标;然后再把二级维度进行划分,在政府支持这一方面:政策制度包含了顶层设计与制度两个三级指标;物质保障包含了活动载体、资源开发与资金供给三个三级指标;监督管理包含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三级指标。在专业引领方面:组织架构包含了教师进修校、大学、专业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①对于STEM教育的描述:图4-1:对于STEM教育的描述统计图由上图(图4-1)可知,关于STEM教育的描述中,本次调研一共设计了8个选项,结果显示,对于参与STEM课程开发的教师而言,认可度排在第一的是认为“涵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跨学科的融合性课程”(65%),排在第二的是“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32.5%),少部分教师认为“STEM课程任务的完成必须同时运用多学科的知识”(2.5%),可以看出,教师对于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理念形成了基本的共识,这与国家政策文件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②了解STEM教育理念的途径:图4-2:了解STEM教育的途径统计图由上图(图4-2)可知,调查发现,教师对于了解STEM教育理念和课程的途径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了解途径占比的排序依次是培训与进修(62.5%)、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性课堂教学转型的行动与使命:上海市杨浦区的案例研究[J]. 安桂清. 教育发展研究. 2019(18)
[2]区域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J]. 段立群.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
[3]STEM教育区域推进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市上城区中美平移课程为例[J]. 沈永翔.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14)
[4]“四节”联动·整体育人: 综合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J]. 苗成彦. 中小学管理. 2019(04)
[5]STEM教育融入高职机械设计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 安平.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6]初中阶段STEM课程设计初步探讨[J]. 信疏桐,庞谦竺,柏毅. 基础教育参考. 2019(06)
[7]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J]. 潘晓雯,白赫,刘思鹏,王颖慧. 物理教学探讨. 2019(03)
[8]基于工程设计的高中STEM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为例[J]. 陈希,程林.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2)
[9]基于设计思维框架的STEM PBL课程实施研究[J]. 周迎春. 物理之友. 2019(02)
[10]STEM课程体系化设计的实践探究[J]. 李群,张萍萍.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02)
博士论文
[1]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D]. 周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校本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研究[D]. 明菲菲.山东师范大学 2018
[2]美国STEM课程案例及其启示研究[D]. 苗梦莹.江苏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STEM的高中生物拓展课程的设计和实践研究[D]. 阚雯雯.江苏师范大学 2018
[4]基于QCE模型的小学综合实践STEM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 杨艳.河北师范大学 2018
[5]区域课程改革的教育生态模型建构研究[D]. 付婷.西南大学 2017
[6]美国“校外STEM课程”研究[D]. 郭明俏.西南大学 2017
[7]基于STEM的小学高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应用[D]. 董利.重庆师范大学 2017
[8]区域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D]. 张雅倩.华东师范大学 2016
[9]21世纪以来美国高中STEM课程发展研究[D]. 穆鑫楠.天津师范大学 2015
[10]基于STEM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研究[D]. 王玲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23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2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