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3:45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爱是教育爱的核心,只有爱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小学初任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初为人师,对未来的职业既充满热情又夹杂着担忧,由于缺乏足够的教育实践经验,在现实的师爱践行中,他们往往更容易陷入“两难境地”:他们自认为对学生足够关爱,但是并未起到很好的关爱效果或者学生对此很少做出正向回馈。走近小学初任教师和学生,对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样态进行追踪,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能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师爱,更有助于小学初任教师摆脱其在职业初期遭遇的师爱践行问题,较好地度过职业适应期。本研究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将S市S区7位小学初任教师和10名小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观察师生互动课堂,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的真实样态,然后从师爱践行的目的、对象、方式和过程四个方面对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小学初任教师在践行师爱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师爱践行的目的具有占有倾向。小学初任教师践行师爱是为了学生的道德品行、为了学生的成绩、为了课堂教学顺利开展。(2)师爱践行的对象有失偏颇。他们比较关注...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师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1.2 师爱问题是初任教师面临的挑战
        1.1.3 师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1.1.4 师爱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备条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师爱
        1.4.2 师爱践行
        1.4.3 小学初任教师
    1.5 研究设计与实施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5.3 调查对象
        1.5.4 研究思路
        1.5.5 研究过程
2 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的问题
    2.1 多样化师爱目的,突出占有倾向
        2.1.1 为了小学生的道德品行
        2.1.2 为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2.1.3 为了教育教学顺利推进
    2.2 差别化师爱对象,显然有失偏颇
        2.2.1 关爱“可爱的”学生
        2.2.2 关爱“特殊的”学生
        2.2.3 关爱“调皮的”学生
    2.3 简单化师爱方式,模糊真伪界限
        2.3.1 有求必应式
        2.3.2 严苛指责式
        2.3.3 怜悯奖赏式
    2.4 自我化师爱过程,表现霸道倾向
        2.4.1 缺少对学生的倾听
        2.4.2 不会“爱”的表达
        2.4.3 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3 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问题的归因分析
    3.1 教师师爱观念认识上的偏差
        3.1.1 教师受传统“重知轻情”影响极大
        3.1.2 教师个人对师爱的认识不够清楚
        3.1.3 部分小学初任教师学生观的错位
    3.2 教育价值观功利化影响师爱践行
        3.2.1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偏差
        3.2.2 教育评价的功利观念主导
    3.3 学校对初任教师的引导、帮助欠缺
        3.3.1 学校管理者对师爱践行的引导不够
        3.3.2 资历较深的教师对初任教师帮助较少
    3.4 小学初任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3.4.1 教师对学生主体的把握不准
        3.4.2 教师与学生情感交往较缺乏
        3.4.3 教师的爱与学生的需求失衡
4 纠正小学初任教师师爱践行问题的策略
    4.1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注重教师师爱培养
        4.1.1 师范教育中增加情感教育课程比重
        4.1.2 岗前培训中逐渐加强教育爱的渗透
    4.2 学校给予人文关怀,帮助教师践行师爱
        4.2.1 学校信任小学初任教师
        4.2.2 学校领导树立表率作用
    4.3 教师坚持育人为本,把握师爱本质价值
        4.3.1 教师懂得什么是爱,领悟师爱的真谛
        4.3.2 教师为何能够去爱,提升施爱的能力
        4.3.3 教师学会怎样去爱,探寻真爱的方法
    4.4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教师关爱行为
        4.4.1 提高小学初任教师社会经济地位
        4.4.2 保证小学初任教师的时间和空间
        4.4.3 完善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5 结语
    5.1 总结
    5.2 反思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部长陈宝生:拿出破解教师负担问题的实招硬招,为教师安心静心从教营造良好环境[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9)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征[J]. 田国秀,刘海芳.  教育研究. 2019(08)
[3]以德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论述的理论蕴涵[J]. 郝德永.  教育研究. 2019(08)
[4]关照教师情感:从理解走向关怀[J]. 张珊珊,韦雪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17)
[5]基于知行合一的卓越教师养成理路[J]. 李纯,李金露.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6)
[6]远离功利性教育评价是为教师减负的根本[J]. 王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06)
[7]教育评价: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博弈及超越[J]. 刘志军,徐彬.  教育研究. 2019(05)
[8]初任教师成功因素探究——国外实证研究的解读与分析[J]. 陈翠,周淑惠.  当代教育科学. 2019(04)
[9]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师德要素研究[J]. 程红菲.  教学与管理. 2019(09)
[10]提升教师情感素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访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J]. 刘胡权.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3)

博士论文
[1]初任教师的专业自主研究[D]. 刘素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D]. 赵天睿.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失衡与反拨[D]. 杨颖东.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小学初任教师焦虑研究[D]. 张倩倩.天津师范大学 2019
[2]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专业新教师入职适应研究[D]. 艾媛媛.四川师范大学 2019
[3]小学教师关心的误区及其成因与对策研究[D]. 郭振业.曲阜师范大学 2019
[4]小学教师学生观的梳理与审视[D]. 吴佳晶.华中师范大学 2019
[5]学生参与影响教师关怀行为的调查研究[D]. 霍燕.华东师范大学 2018
[6]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钱琳.华东师范大学 2018
[7]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价值观研究的前提反思[D]. 苏日古嘎.陕西师范大学 2018
[8]论教师的情感关怀能力及其养成[D]. 韩文慧.华中师范大学 2018
[9]新任教师身份认同的叙事研究[D]. 汪春年.华中师范大学 2018
[10]师爱样貌研究:问题与可能[D]. 沈娟.华东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35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35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