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隔靴搔痒”为“入木三分”——《生活中的比》单元起始课新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12 05:41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比的意义",继而比较"比、除法、分数"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比"。我们把教学目标"化一为二",教学过程"入木三分",教学板书"寻求本质",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发现的数学抽象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在审辨中深度理解"生活中的比"。通过归纳总结,明白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比较,在量变的过程中关系没变:具体有份数关系不变、倍数关系不变、分率、百分比、单价、速度不变。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化一为二
不一样的教学过程:入木三分
一、引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
(一)探寻秘方,体会比的必要性和作用
1.铺垫:
2.探究:
(1)用3分钟独立完成导学单,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2)讨论:小组内交流,再班级汇报。
(3)总结:
(二)理解比的意义
1.两个量的比
(1)理解“3∶2”的含义,体会其作用。
(2)深入比较“3∶2”“2∶3”的不同之处:
(3)认识“比”的“比号”“前项”“后项”,并求比值。
2.认识连比,体会比独特的作用
(1) 3个量的比。
(2)引出更多的连比,说说含义,体会连比的优势。
三、辨析巩固
(一)说说生活中的比
(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四、概括拓展
不一样的板书设计:寻求本质
小结:
本文编号:376106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化一为二
不一样的教学过程:入木三分
一、引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
(一)探寻秘方,体会比的必要性和作用
1.铺垫:
2.探究:
(1)用3分钟独立完成导学单,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2)讨论:小组内交流,再班级汇报。
(3)总结:
(二)理解比的意义
1.两个量的比
(1)理解“3∶2”的含义,体会其作用。
(2)深入比较“3∶2”“2∶3”的不同之处:
(3)认识“比”的“比号”“前项”“后项”,并求比值。
2.认识连比,体会比独特的作用
(1) 3个量的比。
(2)引出更多的连比,说说含义,体会连比的优势。
三、辨析巩固
(一)说说生活中的比
(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四、概括拓展
不一样的板书设计:寻求本质
小结:
本文编号:3761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6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