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铜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5-05 21:27
近年来,结合本地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以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背景,以铜仁市为例,基于铜仁市本土生物资源,开发出一套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用于探讨小学科学教育。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对课程进行实施,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铜仁有着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山水环绕,气候舒适,大量的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然而学生中却很少有人了解铜仁特有的物种,对身边常见的物种也并不熟悉。那么如何把这么好的资源引入到科学课堂,让孩子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了解自己家乡的生物资源,从而升华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并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成了本课题将要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对比我国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美国小学科学主流教材《科学》生物部分异同的基础上,取双方教材设计上的优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和学习特点,以铜仁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为课程实施对象,以铜仁市文笔峰、架梁山、铜仁学院动物标本馆为实施场所,结合本地资源开发了一套针对铜仁常见物种以及特有物种为内容的课程包。该课程包包括《神奇...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理论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
2.1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2.2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2.3 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
3.中美小学科学主流教材中“生物部分”内容的对比
3.1 中美教材“生物部分”知识内容的比较
3.2 中美教材设计的比较
3.3 中美教材评价方式的比较
4.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过程
4.1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4.2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4.3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的课例设计与实施.
5.课程的评价
5.1 纸笔测试
5.2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5.3 学生学习综合评价
5.4 课程实施后调查问卷
6.结论与反思
6.1 本课程开发的优势和不足
6.2 科学课程开发存在的阻力
6.3 建议与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包
附录2 :课程实施前调查问卷
附录3 :课程实施后调查问卷
附录4 :铜仁市区及周边区域常见鸟类名录
附录5 :铜仁市区及周边区域常见蝶类名录
附录6 :铜仁市区及周边区域常见蜘蛛名录
附录7 :部分活动照片
附录8 :部分学生活动资料
致谢
本文编号:3808388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理论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
2.1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2.2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2.3 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
3.中美小学科学主流教材中“生物部分”内容的对比
3.1 中美教材“生物部分”知识内容的比较
3.2 中美教材设计的比较
3.3 中美教材评价方式的比较
4.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过程
4.1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4.2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4.3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的课例设计与实施.
5.课程的评价
5.1 纸笔测试
5.2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5.3 学生学习综合评价
5.4 课程实施后调查问卷
6.结论与反思
6.1 本课程开发的优势和不足
6.2 科学课程开发存在的阻力
6.3 建议与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小学科学“神奇的动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包
附录2 :课程实施前调查问卷
附录3 :课程实施后调查问卷
附录4 :铜仁市区及周边区域常见鸟类名录
附录5 :铜仁市区及周边区域常见蝶类名录
附录6 :铜仁市区及周边区域常见蜘蛛名录
附录7 :部分活动照片
附录8 :部分学生活动资料
致谢
本文编号:3808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0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