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生荣誉分配现状及其改进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13:11
  荣誉在道德哲学研究领域中被认为是一个关键问题,许多哲学家都曾关注过这一问题。因为荣誉与社会认同一样,可以将不同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关注荣誉,就如同关注社会认同,可以帮助人们学会恰如其分地对待他人,并且帮助人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满生活。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其构成与影响因素受到教育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作为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荣誉却鲜有人关注。然而纷繁复杂的荣誉早已充斥着我们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成为教育中不可被忽视的存在。在学校教育中,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方式的转变,荣誉的使用和分配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荣誉的泛滥化、不公正等问题。在这样的荣誉分配状况下,学生是否还会产生荣誉感也值得关注与思考。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选择学校中的荣誉分配与学生荣誉感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文章就目前学校班级中存在的荣誉制度、分配现状及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审视。现有的学生荣誉制度存在着荣誉泛滥化、不公正和成为规训手段等问题,由此导致了学生荣誉感的丧失,进而学生的主体性、超越性与无限性也随之受到影响。其次,从学生的存在本质出发,探究学生荣誉感产生的机制。学生作...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何为荣誉和荣誉感
        1.1.1 荣誉的内涵
        1.1.2 荣誉感的内涵
    1.2 为何研究荣誉与荣誉感?
    1.3 研究荣誉与荣誉感的教育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荣誉、荣誉感、学生荣誉感的相关研究
        1.4.1 荣誉的相关研究
        1.4.2 荣誉感的相关研究
        1.4.3 学校中荣誉与学生荣誉感的相关研究
        1.4.4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思路
第2章 学校中学生荣誉制度审视
    2.1 学生荣誉制度现状
        2.1.1 “泛滥”的荣誉
        2.1.2 “不公”的荣誉
        2.1.3 “规训”的荣誉
    2.2 学生荣誉感的丧失造成的后果
        2.2.1 主体性的丧失
        2.2.2 超越性的丧失
        2.2.3 无限性的丧失
第3章 学校班级荣誉制度的价值基础
    3.1 尊重“人”的本性: 班级荣誉制度的价值取向
        3.1.1 学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
        3.1.2 学生是一种有尊严的存在
    3.2 遵循“善”的原则: 班级荣誉制度的价值准则
        3.2.1 自由的班级生活: 学生荣誉感产生的根源
        3.2.2 博爱的班级氛围: 学生荣誉感产生的土壤
第4章 基于正义的学生荣誉分配原则
    4.1 人是目的,杜绝“非人性化”的压迫
    4.2 承认差异,避免“麦当劳化”的宰制
    4.3 公平公开,避免“黑箱化”的操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0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10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