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1 09:00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首都师范大学》 2014年

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张誉馨  

【摘要】:中国古代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有二千多年,但在各种历史书籍中,有关小学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够集中、全面,并缺乏对其实际教学活动的历史记载。本文在查阅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追根溯源,以古为鉴分析其兴与衰,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去其糟粕引以为戒。 全文可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在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目的和意义,界定相关概念,分析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根据中国古代小学建设的规模及其规范化程度,和道德教育体系在小学教学内容中的完善程度,将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基本上可以划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先秦到隋唐,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萌芽阶段。从到教“做”人到教“学”做人。随着小学教育的兴盛,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逐步从言传身教发展为有固定教材、教法的相对独立的科目。但其内容单一,且不是为小学儿童量身定制。 第二阶段,从宋代到元代,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阶段。理学的发展促使当时的教育开始重视“人”为教育的对象,重视道德教育在小学儿童教育阶段的作用。有关道德教育的书目开始增多,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初成体系。 第三阶段,从明代到清代前期,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高原阶段。明清时期的小学教育已趋于规范化,这与政府对礼教的控制、科举制度的鼎盛、理学心学等新思想的兴起等原因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而小学教育同科举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势必会小学教育的内容、教法等略显僵化、死板。这分明是不利于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 在结语部分,整理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特点,探讨其对于当今小学阶段儿童养成教育的启示。并突出说明,以德教和行为规范训练为主的养成教育始终是儿童教育的首要内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然;;小学数学课堂的养成教育研究[J];才智;2011年12期

2 鄢建江;;朱熹养成教育思想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3 陈延斌;朱冬梅;;试论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差异[J];道德与文明;2006年05期

4 刘尧;教育评论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5期

5 沙明允;论中国古代的养成教育[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齐永胜;杨振华;;习惯养成从细节开始——山东省寿光市小学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德育;2007年04期

7 陈芸芸;;有坚持,才有习惯——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长三角(教育);2012年10期

8 汪瑶娟;;“插秧”还是“抛秧”——看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杨凤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养成教育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10 韦胜;养成教育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应荣,杨克文;双向反馈 言体教学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张之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宋婷;;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5 程凤玲;;对《颜氏家训》中语文教育思想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周婷;;人文精神视野下中国大学理念的嬗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7 刘艳卉;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历史沿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孙帅;孟荀教育思想比较[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王凌皓,姚玉香;教育起源学说综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吴洪成;刘园园;;明代保定书院述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文科大学生学习动力与对策研究——以辅导员工作为着眼点[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帅;;比较新罗与日本的遣唐留学生教育活动[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郑金洲;;教育起源研究十七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黄英;吴洪成;;论近代史上的教育先驱容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洪高;;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熊明安;;元明时期设立社学开创了我国普及初等教育的先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铁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方桃华;蒙学的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7 尹浩;黄炎培教育思想引领职业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8 马豪华;修身课——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莉;苏南地区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玉;略论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陈惠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融入的断想[J];中国德育;2010年09期

3 张帆;高师大学生养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罗坚;;论儒家“知止”原则与中国社会精神主体的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5 鲁芳;;儒家“诚”范畴的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6 韦胜;养成教育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7 戴赛珍;;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初步实践[J];考试周刊;2009年23期

8 马克俊;;小学德育工作应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8期

9 来永宝 ,蔡立雄;养成教育透析[J];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10 徐生梅;;小学德育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适应性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伯鲁,廉李章;成人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攀登;2000年01期

2 李萍;中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之我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3 毛伟;德育之要 养成为重 谈养成教育的做法及经验[J];云南教育;2002年15期

4 徐柏才,李从浩;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5 郭宗莉;幼儿养成教育的实践[J];幼儿教育;2005年03期

6 王安心,刘新军;欲说爱你不容易——谈养成教育[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06期

7 任纯洁;张为琳;;形成教育合力 狠抓养成教育[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9期

8 徐长荣;;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02期

9 王恒强;;技校学生德育的养成教育[J];职业;2008年11期

10 焦晋霞;;浅说中学养成教育[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得文;;养成教育的环境效应刍议[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李玲;周凤梅;;浅谈小学生文明养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张淑艳;范明松;;浅谈养成教育的必要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林香汝;;养成教育 五字抓起——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点滴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黄大荣;;学校、社会、家庭有机整合,加强高中阶段学生养成教育——江海中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徐翠银;;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守华;;德育教育的基石——习惯养成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原瑞丰;李映兰;;如何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9 李国英;;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邓立彦;;在城乡结合的学校开展传美教育及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小学 薛卫红;[N];甘肃日报;2009年

2 毕德;[N];学习时报;2000年

3 唐大山;[N];西藏日报;2009年

4 刘行敏;[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5 李海军;[N];人民代表报;2005年

6 刘文平 记者吴天雯;[N];鸡西日报;2008年

7 ;[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记者 包松娅;[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安定区大城小学 王芙蓉;[N];定西日报;2008年

10 李淑琴;[N];太行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晓娟;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孟卓;“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于洋;论我国公民养成教育的连续性和持久性[D];吉林大学;2013年

4 郑映霞;明清时期童蒙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瑞峰;关于七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伟宁;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公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卢淑仪;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熊伟;技工学校养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葛茂富;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小学儿童养成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47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