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一段长拳在小学教学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6:04

  本文关键词:《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一段长拳在小学教学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的一段长拳未教学内容,依据全国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对武术段位制一段长拳在小学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为武术段位制一段长拳在小学的实施与推广提供教学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羊坊小学五年级随机抽取的两个班学生作为武术教学课的实验对象,实验组40人,对照组41人,共24学时,其中实验组采用武术段位制一段长拳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武术套路进行教学,通过教学来分析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武术技能、攻防含义、武德教育、对今后以武术进行锻炼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一段长拳教学进行分析,得出武术段位制一段长拳在小学组织实施是有效的且具备科学性。2、一段长拳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有助于加快学生对武术技术动作的掌握速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攻防用法等基本武术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武德教育;对培养学生以武术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一段长拳教学有助于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对行为障碍、不良习惯方面、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品德缺陷、社会适应障碍这些方面有着明显的改善。依据实验结果,为武术段位制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武术段位制的宣传力度。2、加强体育教师的武术段位制培训,提升武术师资队伍水平。3、加强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 小学 一段长拳 教学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
  • 2 文献综述11-23
  • 2.1 中国武术段位制概况11-12
  • 2.2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概况12-14
  • 2.3 国内外武术发展的相关研究14-15
  • 2.4 武术段位制发展的相关研究15-17
  • 2.5 小学开展武术运动的相关研究17-19
  • 2.6 小学开展武术段位制的相关研究19-23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3-29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方法23-29
  • 3.2.1 文献资料法23
  • 3.2.2 问卷调查法23-26
  • 3.2.3 教学实验法26-28
  • 3.2.4 专家访谈法28-29
  • 3.2.5 数理统计法29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29-53
  • 4.1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长拳分析29-30
  • 4.1.1 长拳段位教材的编写29-30
  • 4.1.2 长拳段位制教学内容特征30
  • 4.2 一段长拳教学分析30-38
  • 4.2.1 一段长拳教学的基本理念分析30-32
  • 4.2.2 一段长拳教学目标分析32
  • 4.2.3 一段长拳教学策略32-37
  • 4.2.4 一段长拳考评方法37-38
  • 4.3 实验前学生基本情况分析38-41
  • 4.3.1 实验前学生年龄、身高和体重等基本情况差异性检验38-39
  • 4.3.2 实验前学生对武术认知情况差异性检验39-40
  • 4.3.3 实验前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差异性检验40-41
  • 4.4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分析41-53
  • 4.4.1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武术兴趣评价分析41-42
  • 4.4.2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技术考核成绩评价分析42-44
  • 4.4.3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对武术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分析44-45
  • 4.4.4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武德教育评价分析45-46
  • 4.4.5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人际关系评价分析46-48
  • 4.4.6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对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评价分析48-49
  • 4.4.7 武术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评价分析49-53
  • 5 结论与建议53-54
  • 5.1 结论53
  • 5.2 建议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69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丑亮;十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分水岭[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年06期

2 吴明;浅谈中国武术与哲学思想的融合[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朱瑞友;赵秋菊;;试析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融合后的“共赢”[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06期

4 王冬乔;;论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武术[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庄长宽;赵连俊;黄光志;;问题与挑战——浅析中国武术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04期

6 原颜东;;论审美视角下的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6期

7 朱永飞;杨代国;;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诉求[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5期

8 康浩;;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9 朱宝忠;;偶像时代的中国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10 陆小黑;;“约束”:中国武术“自由”发展的文化选择[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少红;李然;;从“文化输出”的视域高瞻中国武术的输出立场与方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茹凯;;“正戈为武”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演绎[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侯胜川;;裂变中的中国武术传统[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吴珂;;浅析中国武术发展失利原因及改革方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王岗;;回归主流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申国卿;;文化学视野下的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战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三;马燕萍;;和谐社会与中国武术在农村发展服务体系建设[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俊峰;;后奥运中国武术发展的战略思考[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守培;郭玉成;;中·中和·和——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论绎[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10 王岗;邱丕相;;“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肖菲;揭开中国武术神秘外衣[N];北京科技报;2013年

2 宗边诗;高教社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驻比什凯克记者 孙长栋;吉国年轻人痴迷中国武术[N];文汇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黄心豪 实习生 周娅婕;书写中国武术辉煌[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王琦;走出武侠梦才能看清中国武术[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刘潇潇;文化内涵助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N];工人日报;2007年

7 宋莉;方正签约中国武术携手打造世界功夫[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宋斌;中国功夫登上万国宫舞台[N];光明日报;2009年

9 张小俊;“中国功夫”助方正科技闯市场[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罗俊;中国功夫“打”向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秉珍;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陆小黑;中国武术精神要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李蕾;近代以来中国武术项目管理过程及其评价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政;个体化社会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国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江莲;《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形意拳》第1章及第2章1、2节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4 王盈盈;《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一段长拳在小学教学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陆小黑;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6 郑锴;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陈晨;跆拳道道馆运营模式给予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晓琴;中央电视台对中国武术传播边缘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叶献丹;媒介与中国武术传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郑斗汉;韩国跆拳道与中国武术竞技项目的国际化发展对比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一段长拳在小学教学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490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