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7:18
本文关键词:叶圣陶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研究
【摘要】:儿童文学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文学的独特价值,使正在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儿童,逐步向形成健全的人格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具有一致性的。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拿起笔来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他把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形成了独特的教材编写风格。叶圣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在于他的多重身份,他是一位冷峻书写人生的作家,同时他又是一位从事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他文学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受到了他的成人文学创作观的影响,叶圣陶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他的童话对儿童来说显得晦涩难懂,影响了儿童的接受。另一方面,叶圣陶对儿童教育是非常关注的,他撰写了大量反映当时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体现了他对儿童教育的独特理解,现在看来仍具有进步意义。本论文拟通过对叶圣陶儿童文学创作的分析,从多个方面解释作家创作心态变化的原因,对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结合对叶圣陶教育文章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儿童教育主张,而教育主张反过来又能观照文学作品,从而使我们更加系统地把握叶圣陶在儿童教育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对当今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教训。本论文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概述该论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第一章):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同时代的教育变革入手,探究影响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工作的因素。第三部分(第二章):对叶圣陶前期童话集《稻草人》进行研究,从探究文本内容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叶圣陶本人的相关理论阐述,分析作家创作过程中儿童文学观的变化,以及教育者身份对其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第三章):对叶圣陶后期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和《鸟言兽语》进行研究,分析童话内容和选材特点,进一步深入研究作家儿童文学观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第五部分(第四章):研究叶圣陶儿童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选取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完美融合典范教材——《开明国语课本》为样本,分别从叶圣陶教材编写的实践经历、教材选文的独特性、教材观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第五章):从叶圣陶关于教育类的论文入手,梳理叶圣陶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与其儿童文学创作观形成观照,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叶圣陶的儿童教育观,对现今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都有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关键词】:叶圣陶 儿童文学 教材编写 儿童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5
- 第一章 结缘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15-23
- 第一节 时代风潮15-18
- 一、近代儿童观的变化15-16
- 二、编译童话和白话文兴起16-17
- 三、儿童文学刊物出现17-18
- 第二节 个人经历18-21
- 一、家庭背景18
- 二、教育背景18-20
- 三、职业经历20-21
- 第三节 教育变革的影响21-23
- 一、学制改革21-22
- 二、先进教育理论的传播22-23
- 第二章 教育家的儿童文学创作:《稻草人》23-34
- 第一节 《稻草人》内容分析23-29
- 一、对童心和乡村的赞美23-26
- 二、扩大题材,语言清新26-29
- 第二节 儿童文学观的变化29-31
- 一、从“儿童本位”出发29-30
- 二、向非儿童本位倾斜30-31
- 第三节 童话里的引导者31-34
- 一、引导儿童直面现实31-33
- 二、意旨突出,期待教化33-34
- 第三章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冲突:《古代英雄的石像》和《鸟言兽语》34-41
- 第一节 内容与选材特点34-37
- 一、写实性34-35
- 二、成人化35-37
- 第二节 非儿童本位——作家的最终选择37-39
- 一、政治教化37-38
- 二、强烈的说教意味38-39
- 第三节 儿童文学创作观变化的原因39-41
- 一、沉重的“载道”使命39-40
- 二、作家与儿童心灵的隔膜40-41
- 第四章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融合:语文教材41-47
- 第一节 教材编写实践42-44
- 一、童话创作积累写作经验42-43
- 二、教育文章强化理论指导43
- 三、编辑工作积累编写经验43-44
- 四、教学经历充实生活体验44
- 第二节 教材选文的独特性分析44-46
- 一、原创性44-45
- 二、儿童本位45-46
- 三、生活本位46
- 第三节 教材观46-47
- 一、“例子说”46-47
- 二、“凭借说”47
- 第五章 叶圣陶儿童教育论述分析47-59
- 第一节 家庭教育48-50
-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8
- 二、父母应如何教育儿童48-50
- 第二节 小学教育50-59
- 一、小学教育的目标51-52
-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52-54
- 三、联系生活,,注重实践54-56
- 四、对小学教师的要求56-59
- 结语59-60
- 注释60-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峰;;“儿童教训”与“儿童崇拜”——叶圣陶与丰子恺的儿童观比较及其文艺创作[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郭勇;;论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李汝中;;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时代意义和思想意义[J];现代语文;2006年03期
4 徐龙年;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早期教育追求[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8期
5 杨亮;叶圣陶小说研究80年[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徐龙年;论叶圣陶的国民教育观[J];教育评论;2002年05期
7 罗岗;“校园内外”和“课堂上下”——论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内在关联[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4期
8 李士江;叶圣陶公民教育思想初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潘建国;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J];文学评论;2001年06期
10 潘延;试论叶圣陶教学生涯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525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52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