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关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儿童研究课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6-16 21:00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儿童研究课程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08年

关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儿童研究课程的思考

万丽红  

【摘要】: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显突出。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普及、生存环境的日趋变化、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多元文化的侵袭,现代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价值取向。 国内外对儿童的研究日益关注,各相关方面都在致力于有关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心理研究、儿童的社会文化研究、儿童的教育发展等相关儿童研究。日本大学设置的儿童学课程,依据儿童发展的社会现状,以对儿童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基础,涉及了儿童基本的身心发展理论、儿童的生态环境研究、儿童的社会文化研究、儿童的福祉和社会支持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以使专业学生能够获得改善儿童成长学习的环境,帮助儿童解决成长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能力。 我国目前各大学中没有独立开设儿童学专业,未来从事儿童教育的力量主要是我国高校开设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阶段是儿童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小学教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能够促进儿童的教育和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和多变,儿童身心承受巨大压力,使得儿童出现诸多问题。但调查反映,教育现场的很多小学教师还没有具备应对诸多儿童问题的理论修养和实际指导处理能力。而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有关儿童的专业课程相当少,难免造成教师对于儿童相关理论知识的欠缺,导致儿童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把握以及有关问题的处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课程中,加强儿童专业理论及儿童问题指导处理方法方面的课程,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日本大学开设的儿童学课程,对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儿童学研究的概述,述评有关儿童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日本大学的儿童学课程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儿童学研究的基本方向。 第三部分是在把握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儿童的现状,以日本大学的儿童学课程为借鉴,提出尝试在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构建儿童研究版块内容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52.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一) 本论文研究的社会背景8
  • (二) 本论文研究的课程背景8-10
  • 一、儿童学研究概述10-33
  • (一) 儿童学的概念10-11
  • 1、儿童学的词源10
  • 2、儿童学的概念理解10-11
  • (二) 儿童学的研究内容11-24
  • 1、儿童生态学的研究11-15
  • 2、儿童社会学的研究15-20
  • 3、儿童文化学的研究20-24
  • (三) 现代儿童问题与儿童研究24-28
  • 1、社会经济发展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24-25
  • 2、多元文化对儿童价值取向的冲击25-26
  • 3、社会竞争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加压26-28
  • 4、家庭结构改变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影响28
  • (四) 国内外儿童问题研究的动向及与儿童学形成的关系28-33
  • 二、日本大学的儿童学课程33-53
  • (一) 日本大学设置儿童学专业的概况33-34
  • (二) 东大阪大学儿童学系儿童学专业的课程34-35
  • (三) 同志社女子大学儿童学科课程构架与若干科目内容提要35-38
  • (四) 日本大学儿童学课程的内容与特色——以东大阪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为例38-53
  • 1、儿童学专业课程结构分析39
  • 2、儿童学专业课程的特色39-40
  • 3、儿童学专业课程的版块设计40-53
  • 三、儿童学课程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启示53-65
  • (一)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分析53-59
  • 1、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概述53-54
  • 2、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54-59
  • (二) 日本儿童学课程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启示59-65
  • 1、日本儿童学专业课程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比较59-60
  •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儿童研究课程版块的构建60-62
  • 3、有关儿童学课程内容的开发62-65
  • 结语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录70-7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9-8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雅;;儿童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7期

    2 高振宇;;儿童学早期兴衰史分析:以比利时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慧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凤;我国儿童心理行为保健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2期

    2 李志厚;关于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欧阳恩钱;《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儿童权利保护[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胡延琴;论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生态关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杨曦;城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陈世联;新视角下的儿童社会化研究:以多元文化为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6期

    8 王锡苓;少年儿童社会化问题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9 李爱秋;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卢文洁;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东,石瑛,米庆华;关于汶川、理县、茂县小学生心理、行为现状的初步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汪金兰;;1980年海牙《国际诱拐儿童民事方面的公约》及其实施机制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陈结淼;周芳;;儿童监护权保护的国际立法及对中国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邱永忠;;大学新生英语拓展学习的适应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海萍;;从记忆的过程论述记忆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李佺宁;浅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8 牛晓东;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岩;;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心理学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新科;;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何娜;;国际法视野下的儿童人权考察[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李建明;朱亚宗;;爱因斯坦与皮亚杰认识论思想之比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赵汝梅;;“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下有效教学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刘全礼;;维列鲁学派与特殊教育咨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剑峰;高中数学“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凤;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与初中生语文“听话”能力的培养及实施方案[D];苏州大学;2010年

    7 马静;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海良;本义探求法在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石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登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改革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何长仁,高玉芝,蔡景祥;培养高层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的构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8期

    3 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5 武宜娟;试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性的凸现[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杜政荣;课程统整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2期

    7 李志厚;关于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8 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李玉华;林崇德;;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刘德华;赵亚莉;;美国小学教师标准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以佐治亚州立大学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济远;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雅瑾;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4 李新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齐军;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雅;;儿童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彬彬;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2 ;关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基本应用量表的建议[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年03期

    3 杨玉凤;不良环境因素对脑发育及智能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1期

    4 王朝晖,王亚萍,姚凯南,杨玉凤,刘灵;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4期

    5 朱焱,苏林雁,吴大兴,姚树桥,周明,李飞;抽动秽语综合征伴或不伴ADHD的P300波形和脑地形图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5期

    6 王智秋;国外师范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李志厚;关于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8 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9 董标;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季卫东,杜亚松;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卷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振力,吴玉澄;日本大学农学院的教育体制改革[J];世界农业;1993年02期

    2 李长久;日本大学的博士生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1994年03期

    3 静冰;;日本大学的兴衰[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07期

    4 李阳;;我接触的日本大学生[J];群言;1998年12期

    5 何智蕴,鲍健强;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体系:从JFSAT到NCUEE[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6 沈夷;留学日本大学的快通道——日本语言学校[J];成才与就业;2004年20期

    7 于颖;;试论日本比较教育学的边缘化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8 吴淡如;;最开明的爱[J];广西教育;2007年12期

    9 蒋乐梅;;从拓殖大学看日本大学的人文特色[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0期

    10 杨巍;;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启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振国;白莉娜;;刍议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多样化及我国应采纳的方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程雷;殷敏;时海波;A.Miyoshi;N.Ueda;朱杰;陈钢;M.Takaoka;;日本大学生与中国留学生公寓中螨的对比研究[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陈钟林;;对社会工作者介入儿童问题的实践反思[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4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潘顺英;朱晓华;;1573例精神科儿童心理咨询门诊首诊问题调查[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靳忠良;;《现代少年》课程实验和系列教材研究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周予援;;儿童戏剧创作的思考与演出市场的培育——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发展思路回顾[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8 戴耀华;;我国儿童卫生保健现状及展望[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卷)[C];2006年

    9 孔庆涛;杨再淮;;通识教育语境下日本大学体育课程结构研究——以日本东京大学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王晓梅;;以新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为创作素材开展现代儿童实验画教学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顾震球;[N];人民日报;2002年

    2 廖双河;[N];咸宁日报;2008年

    3 曾玲;[N];山西日报;2005年

    4 记者 叶彦茹;[N];华兴时报;2006年

    5 记者 教学 水江;[N];西部法制报;2006年

    6 记者 梁苹;[N];中国妇女报;2007年

    7 记者 郭立军 段吉勇 顾震球;[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本报记者 刘洪宇;[N];辽宁日报;2001年

    9 秦新文 覃太权 卢菊梅;[N];恩施日报;2007年

    10 应寿玲 曹龙友 记者 高洁;[N];南昌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卫青;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D];四川大学;2004年

    2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嘉;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跃乾;日据时期台湾留日学生与战后台湾政治[D];厦门大学;2007年

    7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节艳丽;对日本战后基础研究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的历史考察[D];清华大学;2004年

    9 满娜;慢性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和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10 高振宇;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红;关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儿童研究课程的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水志国;日本大学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宋石平;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丽君;小学三、五年级儿童问题发现特点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川林;中日大学环境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李宛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晓燕;日本大学环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朱邹莉;战后日本私立大学教育经费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刘丹丹;借鉴日本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环境教育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关长空;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儿童研究课程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8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58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