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改革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7-07-29 10:21

  本文关键词: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改革新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语文课程改革 立德树人 小学教育 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 教育决策者 价值取向 教材编写者 教学观 语文课改


【摘要】:正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任务加重、难度加大、制约因素增多的关键时期,国家最高教育决策者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根本任务聚焦为"核心素养",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成为亟待破解的一道
【作者单位】: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立德树人;小学教育;教学建议;单元教学;教育决策者;价值取向;教材编写者;教学观;语文课改;
【分类号】:G623.2
【正文快照】: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任务加重、难度加大、制约因素增多的关键时期,国家最高教育决策者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根本任务聚焦为“核心素养”,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如何开展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素珍;一年级语文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06期

2 薛柏青;语文课程改革应处理好六种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4期

3 郭琦;;论语文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甘其勋;;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J];语文建设;2006年08期

5 陈玉秋;邱福明;;语文课程改革代价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报;2007年02期

6 陈玉秋;邱福明;;语文课程改革代价的理性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7 ;透视中国语文课程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采访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4期

8 吴格明;;语文课程改革应当反思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2007年10期

9 陈玉秋;;论语文课程改革代价的控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范冬梅;;语文课程改革要注意的三个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季翠丽;;小议语文课程改革[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史雅梅;;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林琳;;基于真实项目研发的语文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4 张玉琴;;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探讨[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焦旭阳;张文卓;;小学生学儿歌、写儿歌的实践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温立三;社会文化转型促语文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韩军;从文化情境解码语文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蔡可;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究竟是怎样?[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胡疆锋;从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看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毛继东;从观摩课看语文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丽;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乌云娜;简论初中蒙语文课程改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辉春;试论语文课程改革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新娟;世纪之交两岸三地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爱华;试论人文主义观照下的语文课程改革[D];扬州大学;2006年

6 秦璐;关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蒋松德;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观照与反思——新邵县语文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瑜;《文心》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发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冯聪颖;试论周庆元阅读教学思想及其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舟;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88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588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0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