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探析
本文关键词:科学构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1年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探析
李虹燕
【摘要】: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政治发展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盛行于20世纪的大部分国家的学术界和政治界。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对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政治发展研究在我国的起步是比较晚的,20世纪80年代初,政治学研究的恢复为我国的学者从事政治发展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学术环境,到了90年代末民族政治发展理论研究,才引起我国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有少数民族人口为1134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9%。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直接关系到边疆地区的巩固、关系到政治秩序的稳定;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平等,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民族地区政治发展还直接关系到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成为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实际,在全面总结了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政治发展及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内涵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状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状况是: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取得了特色成效;切实加强了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参与途径日趋多样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初步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特点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渐进性、协同性和复杂性。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利条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政治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民族政策的落实为政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障;新时期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完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制约因素是:政治民主化进程速度慢,少数民族政策被弱化;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供给十分短缺;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我国内政,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 第四部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当前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二是继续完善民族优惠政策;三是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四是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五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六是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七是引导信教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八是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长仁;科学构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2期
2 杨明伟;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目标模式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钟雨琳;;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必要性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0期
4 于春洋;于春江;;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发展问题探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龙江;;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6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今日民族;2005年06期
7 李乐为;;试析我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马尚云;关于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周平;促进政治发展 维护政治稳定——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学术研讨会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1年03期
10 周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政治问题[J];政治学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吾;;民族、宗教问题与和谐四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于春洋;于春江;;民族政治发展:学术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展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陈潮昇;雍继敏;;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钟娟;关于宗教立法问题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唐碧;中国政治发展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柴生高;;乡村精英与国家强权的博弈及其思考——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宛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9 李娜;石红霞;;新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程彤;;伊朗政治合法性与宗教合法性之构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廖小东;曹文波;;民族地区突发性群体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廉政文化进校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4 ;共建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大家庭——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5 王国勇;;布依族地区村级治理:政治文化的影响及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王国勇;;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牛星丽;;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提升与构建和谐社会[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朱永;黄永鹏;;超越自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发展趋向研究[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苏成;;以民族和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英琦;;建设和谐社会先进政治文化的理论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青春;企业可持续创新的实现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民族高中地理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礼永;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5 白伊古丽;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创新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盘金贵;边境瑶族村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博;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伟;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目标模式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张向葵;阳泽;于海峰;;透视文化变迁下的个体心理状态——社会文化震荡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访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3 华民;经济全球化——中国准备好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Z5期
4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5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韩彦东;;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原因及扶贫开发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7 李德洙;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工作[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1期
8 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意义[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5期
9 舒展;;积极推进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5期
10 侯永志,翟凡;各省区发展战略的评价与地区经济增长趋势的预测[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7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盛举;论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J];思想战线;2003年04期
2 方盛举;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马尚云;关于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孙大胜;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经纬线[J];中国民族;1988年08期
5 伍精华;增强民族团结,加快经济建设——在国家民委第三次委员(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民族;1983年10期
6 杨明伟;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目标模式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7 李乐为;;论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内涵、变量及路径选择[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常士訚;;革命性族际政治整合的反思[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0年00期
9 安蕴;谢有光;;中国政治发展的区域思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德厚;试论县政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民族地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现状与思考[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拉吉左哈;;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问题[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荣;林华;;对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开发和引进人才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陈天湖;;少数民族地区摄影报道之我见[A];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晓琼;;浅议如何在发展与变迁中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蒙家池;;发展我州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几点思考[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高中义;;少数民族革命史与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8 张丽娜;唐元贵;;少数民族集体主义传统美德与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廖华;;论民间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贡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彭华;[N];雅安日报;2007年
2 记者 沈祥辉;[N];恩施日报;2010年
3 李景鹏;[N];学习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彩艳/整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江国娥;[N];团结报;2009年
7 张志明;[N];人民代表报;2001年
8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龚维斌;[N];北京日报;2008年
9 徐永军 孙兴山;[N];吉林日报;2005年
10 桑玉成;[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琴;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张熹珂;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笃武;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侯康超;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D];苏州大学;2005年
6 管前程;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李力东;政治发展研究的法团主义维度[D];浙江大学;2009年
9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10 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燕;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粤文;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及其现时价值[D];苏州大学;2004年
3 梁彦新;法治、德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山鸽;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的政治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5 匡仁春;从价值到制度:日本政治发展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于营;全球化趋势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弘;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及实践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丛丹;加入WTO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崔立敏;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祥福;当代中国农民身份转换的政治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科学构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5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7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