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5年
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卢祎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和试验”,“要把教育科学研究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教研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试验”。本研究以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现代教育学理论、教师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和相关教育改革政策为理论基础和依据,在分析、借鉴国内外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教育调查法,通过对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对调查数据进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挖掘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应对的策略,为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为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供理论支持。本论文分如下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节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其次对本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再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并对应分析了所采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维度及其理论依据本章阐述了调查目的,调查设计和调查结果。本章从七个方面阐释了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及其理论依据:教育科研选题能力的评价标准及其理论依据;教育科研文献搜集能力的评价标准及其理论依据;教育科研计划设计能力的评价标准及其理论依据;教育科研方法选用与实施能力的评价标准及其理论依据;教育科研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评价标准及其理论依据;教育科研成果撰写能力的评价标准及其理论依据。第三章,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第四章,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本章主要阐述了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年龄45岁以上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教龄在15年以上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学历为中专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这五个部分。第五章,提升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本章从提升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总体状况的应对策略;提高年龄45岁以上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应对策略;提高教龄教长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应对策略;提高中专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应对策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应对策略这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第六章,结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曾;;夕阳无限好——从美国大学教授发表期刊文章看年龄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2 曹丽华;李勇;;建立科研兴趣小组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3 刘本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及其培养微探[J];沧桑;2009年04期
4 郭海燕;;对高校教育科研选题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高绍强;;教育科研资料的分析与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6 袁能先;;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缪小勇,张艳霞,夏志祥;科研选题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0年02期
8 韦复生;论科研选题及基本原则[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9 朱丽;;提升教师内涵:新升格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由之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任洁;;不同教龄高中教师教科研能力比较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贺学英;促进学校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整体提高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彭玉聪;昆明市城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巧玲;县域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秀琼;福清市第三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金玲;高中生物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菲菲;知识转型视野中的中小学教师科研[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玲;陕西省汉中市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时少坤;中学化学教师群体科研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金晶;数学教师的知识对其教育科研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王德寿;;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闫蒙钢;高师化学系学生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张雪峰;陈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国化改革的尝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杨厚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和教学——体育课改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8 袁勇;云瑞江;;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樊文强,雷庆;三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生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黄岑汉;刘燕平;;中医硕士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和基本原则的思考[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袁利平;;世纪初的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马荣秀;;教育科研中的信息与文献工作[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张鹏;;汽车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初探[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德韵;;多媒体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蔚芹;;中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海存福;;回族学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以回族教育研究为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李文福;;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恒;李悦铮;杨金桥;邢娟娟;;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海岛型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以大连广鹿岛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孟萌;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晶;关于教师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用的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郑伟;试论思想政治课中的主体性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长青;中小学教育科研:培养专家型教师的沃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付光玺,曹杰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门树慧,刘培娜,范永利,徐国勲 ,冯向一;关于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之我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4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7 林曾;;夕阳无限好——从美国大学教授发表期刊文章看年龄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8 胡艳;从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看未来教师角色特征的变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胡定荣;教师教育科研观的误区与出路[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4期
10 马勇军;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及其培养[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曲天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 孟晓东;[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丽;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寒凝;教师眼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英;小学教师合作学习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丹;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晓春;关于信阳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华;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康世刚;新数学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进;中学教育科研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芳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相关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正夫;教师专业合作的模式及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苗露;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培松;;小学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2 范文贵;吴艳茹;;小学教师教育的回归与重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03期
3 蔺艳娥;;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制素质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4 ;《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征文启事[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9期
5 ;《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征文启事[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21期
6 ;《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征文启事[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23期
7 ;《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征文启事[J];少年儿童研究;2012年01期
8 ;《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征文启事[J];少年儿童研究;2012年03期
9 ;《用心灵守望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随笔精选集》征文启事[J];少年儿童研究;2012年05期
10 计湘婷;对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读[J];教书育人;2003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2009年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汇报[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满福;[N];甘肃日报;2008年
2 记者 孟蕾;[N];格尔木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修孟青;[N];大连日报;2010年
4 东明县渔沃街道办事处中心校 韩素梅;[N];菏泽日报;2013年
5 记者 李让恒 李伦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吕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通讯员 周秘;[N];安庆日报;2011年
8 于炳霞 王培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高燕定;[N];就业时报;2006年
10 记者 续梅 苏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永;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计湘婷;后现代观的小学教师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莹;长春市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爱平;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海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柳;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崔明稳;小学教师教育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邵燕;论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分化[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爱民;乌海市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与问题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胜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9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