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汉字教学对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03 12:00

  本文关键词:小学汉字教学对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汉字教学 对外汉字教学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 对比 启示


【摘要】: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掌握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所必须学习的内容,一直被视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而汉字由于其数量繁多、表意丰富、笔画复杂多样,被学习者,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视为学习汉语最大的“瓶颈”。我国的小学汉字教学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以母语为汉语为教学对象的小学汉字教学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应用成果少,整体研究也未达到系统化。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相比,虽教学中面对的学习对象不同,但都以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汉字本体理论为指导,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这些足以说明我们可以从小学汉字教学中获得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本论文以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将小学汉字教学方法应用到以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为对象的对外汉字教学中去,在对外汉字课堂中探索实践,以期改良对外汉字教学方法,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果。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对对外汉字教学理论、汉字本体研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及对外汉字教材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运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对比研究。运用对比分析法以小学汉字教学,主要是第一学段汉字教学为参照对象,从汉字教学理论、汉字教学方法、教材几个角度与对外汉字教学进行对比,对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不同和相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第三章,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学习情况与偏误的调查分析。运用调查问卷以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为对象,调查留学生在汉字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对汉字笔画、笔顺、偏旁的学习情况。运用归纳法,以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非汉字文化圈初级阶段留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学习汉字过程中的偏误进行归纳整理,逐一分析偏误原因,同时也对应用理论研究与对比结果进行归纳。第四章,小学汉字教学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启示及应用。将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充分剖析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归纳总结,结合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学习偏误及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四种小学汉字教学方法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找到更适合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设计加以验证。第五章,结论。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高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汉字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达到让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都能够尽快握汉字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目的。阐述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小学汉字教学 对外汉字教学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 对比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2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12
  • 1.2 相关研究综述12-17
  • 1.2.1 对外汉字教学理论研究12-13
  • 1.2.2 汉字本体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3-14
  • 1.2.3 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4-15
  • 1.2.4 对外汉字教材研究15-17
  • 1.3 研究对象17
  • 1.4 研究理论17-18
  • 1.5 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对比研究19-27
  • 2.1 汉字教学理论对比19-20
  • 2.1.1 小学汉字教学理论19-20
  • 2.1.2 对外汉字教学理论20
  • 2.2 教学方法对比20-23
  • 2.2.1 小学汉字教学方法20-23
  • 2.2.2 对外汉字教学方法23
  • 2.3 教材对比23-24
  • 2.3.1 小学语文教材23-24
  • 2.3.2 对外汉字教材24
  • 2.4 小结24-27
  • 2.4.1 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的共同点24-25
  • 2.4.2 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的不同点25-27
  • 第3章 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学习情况与偏误的调查分析27-40
  • 3.1 汉字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7-35
  • 3.1.1 调查目的及对象27
  •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27-34
  • 3.1.3 结论34-35
  • 3.2 汉字偏误情况调查与分析35-39
  • 3.2.1 语料来源35
  • 3.2.2 汉字偏误类型35-37
  • 3.2.2.1 书写偏误35-36
  • 3.2.2.2 认读偏误36-37
  • 3.2.3 偏误原因分析37-39
  • 3.3 小结39-40
  • 第4章 小学汉字教学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启示及应用40-49
  • 4.1 运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加强读写能力41-43
  • 4.1.1“注·提”教学法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41-42
  • 4.1.2 教学设计42-43
  • 4.2 字族文识字,,强化字族教学43-44
  • 4.2.1 字族文教学法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43-44
  • 4.2.2 教学设计44
  • 4.3 加强部件识字,提升汉字分析能力44-46
  • 4.3.1 部件识字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44-45
  • 4.3.2 教学设计45-46
  • 4.4 充分运用田字格,规范汉字书写46-49
  • 4.4.1 田字格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46-47
  • 4.4.2 教学设计47-49
  • 第5章 结论49-51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49
  • 5.2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49-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A54-58
  • 作者简历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延庆;谈汉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赵野风;汉字教学一得[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谭海涛;利用汉字的文化性进行汉字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周凤玲;;谈对非汉字圈学生的汉字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5 崔东奇;;全息视野下的汉字教学[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年03期

6 伍英姿;;初级阶段“语文并进”模式下的汉字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陈寿义;;《课标》视野下初中汉字教学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与管理;2012年19期

8 赖佩珊;;汉字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学周刊;2013年02期

9 章锦;汉字教学与智力开发[J];咸宁师专学报;1991年03期

10 石羽佳;简论欧美留学生汉字认知的特点──运用心理学进行汉字教学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江新;;针对西方学习者的汉字教学:认写分流、多认少写[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轶玮;;从汉语层级性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3 皮玲;;浅议识字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4 秦云花;;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5 孔繁庆;;浅谈识字教学[A];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贾海霞;;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汉办赴印尼汉语教师志愿者 王革英;应重视海外汉字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宋歌 元坝区实验小学;重视汉字文化意蕴 提高汉字教学成效[N];广元日报;2011年

3 山东省任城区接庄街道中心小学 陈静;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意蕴[N];科学导报;2011年

4 邓兴军;专家呼吁强化汉字教学[N];无锡日报;2008年

5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卫秀萍;重视汉字教学 提高语文素养[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姜堰市淤溪初级中学 王巧玲;汉字教学,你重视了吗?[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柏玲;汉字教学不要轻易抛弃传统[N];文汇报;2013年

8 娘毛加;民族地区幼儿识字教学谈[N];青海日报;2000年

9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佟乐泉;规范汉字为教学提供强有力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 陈桂锋;如何抓好中学生的汉字教学[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光创;利用汉源语素提高对越汉字教学效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菊梅;中学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柳颖;论汉字文化因素与汉字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田海丽;泰国华裔幼儿汉字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4 张东旭;中小学有效实施汉字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5 史鸿飞;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汉字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年

6 张丹;部件核心织网法在非汉字文化圈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7 朱启超;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秦莹;小学汉字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严旭;初级少儿对外汉语教材与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汉字教学的对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TRUONG VAN CHIEN(张文战);越南河内开放大学综合课堂中汉字教学受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65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965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2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