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告对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视广告对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儿童的道德教育直接关乎我国未来全民的道德素质,影响着我国整体的道德文明建设。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特殊性,其在与电视的接触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电视广告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电视广告数量逐年增加,电视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具有宣传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的功能。但形式多样的电视广告必然会对儿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消极的电视广告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分析电视广告对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加强政府部门对电视广告的监管,加强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儿童的引导,开展校园媒介素养教育,才能提升儿童对不良和低俗电视广告抵御的能力,从而提升儿童道德素质。加强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教育研究,对于培养我国未来人才的思想道德、提高我国文化环境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以3-12岁儿童和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数量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开发出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教育研究问卷,使用问卷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得出我国儿童受电视广告影响的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典型电视广告案例分析,从儿童、家长、学校和社会层面找出儿童受电视广告影响的原因,最终致力于使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从有利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角度来策划和进行电视广告活动,使政府和社会负起责任,制定出更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电视广告管理法规,防微杜渐,建立起电视广告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机制。
【关键词】:道德教育 电视广告 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3.8;G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10
- 1.1.1 问题的提出8-9
- 1.1.2 研究的目的9-10
- 1.1.3 研究的意义10
- 1.2 文献研究综述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5-16
- 1.4 主要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电视广告和儿童的相关理论18-24
- 2.1 电视广告概说18-19
- 2.2 我国儿童及其受道德教育概况19-24
- 2.2.1 关于我国儿童的概述19-20
- 2.2.2 我国儿童受道德教育情况20-24
-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儿童道德认知状况24-30
- 3.1 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24-25
- 3.2 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特点25-27
- 3.2.1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概述25-26
- 3.2.2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26-27
- 3.3 我国儿童道德认知存在的问题27-30
- 3.3.1 学校与家庭教育存在偏失27
- 3.3.2 社会缺乏对儿童道德教育的环境27-30
- 第四章 我国儿童对电视广告认知的分析30-42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30-31
- 4.2 我国的电视广告环境现状31-36
- 4.2.1 我国电视广告播出情况分析31-35
- 4.2.2 我国儿童观看电视情况分析35-36
- 4.3 我国儿童对电视广告的认知和态度36-42
- 4.3.1 我国儿童对电视节目的喜好36-37
- 4.3.2 我国儿童对电视广告的认知特点37-38
- 4.3.3 不同年龄儿童对电视广告的认知特点有差异38-39
- 4.3.4 我国儿童对电视广告的态度与信任度39-42
- 第五章 电视广告对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42-60
- 5.1 公益广告对儿童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42-52
- 5.1.1 行为规范类公益广告的道德教育作用43-49
- 5.1.2 和睦家庭类公益广告的美德教育意义49-52
- 5.2 商业广告对儿童道德教育的负面效应52-60
- 5.2.1 商业广告对儿童价值观的影响52-54
- 5.2.2 商业广告对儿童道德观的影响54-60
- 第六章 改善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教育影响的对策60-68
- 6.1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60-62
- 6.1.1 政府要提高保护儿童的意识60-61
- 6.1.2 政府要加强对电视广告的管理61-62
- 6.2 完善儿童广告法规62-64
- 6.2.1 明确广告的法律责任62-63
- 6.2.2 明确对儿童广告立法63-64
- 6.3 加强学校的正面教育64-65
- 6.4 加强家庭父母教育引导65-68
- 第七章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A74-78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78-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公交电视广告呼唤环保意识[J];公关世界;2004年04期
2 周蜜,林海;声声入耳,字字传意——电视广告声音叙事的特征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何芳;马和民;;游走于叛逆与规训之间——电视广告中的儿童生活[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4 傅秀政;;艺术创作与电视广告创意[J];民族论坛;2008年02期
5 蔡之国;;论电视广告的色彩运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吴国富;;谈电视广告语言的话语文本特征[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刘媛;;“众人注目 善用为先”——名人燃情电视广告[J];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刘菊;;电视广告中的性别镜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9 张宁;;中国电视广告创意发展解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程倩;;漫谈色彩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可明;;受众价值观对电视广告创意的制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杰文;;民间魔幻叙事与电视广告的招徕术[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3 余睿;;从合作原则看现代电视广告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詹丹;;论中国电视广告中的儿童形象[A];都市文化研究(第10辑)——书写城市:文学与城市体验[C];2014年
5 杨铁黎;肖鹏;;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电视广告投放现状及其策略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迪;;上海儿童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以电视广告为例[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波;电视广告“乱”从何来?走向何方?[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马善记;电视广告“五大病”[N];光明日报;2004年
3 李素满;日本邮政电视广告激发国民写信热情[N];人民邮电;2005年
4 仇绍强;电视广告经营的集散地模式[N];中华新闻报;2002年
5 王积龙;电视广告面临的危机及出路[N];中国工商报;2007年
6 刘冬梅;精当剪辑彰显电视广告视听冲击力[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蓓蓓;图书电视广告:炒作?创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周士君;助“假”为虐的电视广告[N];中国工商报;2002年
9 于慧;剖析广告对儿童的影响[N];长治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廷艳;建议开设电视广告频道[N];协商新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志欣;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喜希格尼玛;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泓;从“意义转移”到“意义依附”[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连莲;模拟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和电视广告的观赏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珍;电视广告定价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张宁;中国电视广告创意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迪;电视广告躲避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雪珂;电视广告监管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马燕;论我国电视广告对消费文化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齐晶;电视广告的有效说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迪;电视广告故事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卫卫;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倪丽平;数字特效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赵国红;日常生活叙事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6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3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