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非符号数量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儿童非符号数量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近似数字系统 符号数量表征 顺序判断 数学学业成绩
【摘要】:数学能力来源于两个表征系统:一为后天习得的人类独有的符号表征系统;二为先天的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非符号表征“近似数字系统"(approximate number system, ANS)。ANS是一认知实体(cognitive faculty),可以用近似的方式来表征客体集合的基数,该系统使个体比较数量大小、进行加法、减法运算成为可能。近二十年以来,研究者对非符号数量表征“近似数字系统”的研究兴趣日臻增长。然而,目前关于小学儿童非符号数量表征在获得正式数学知识及技能中所起的确凿作用仍不明确——非符号数量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受年龄因素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结果,且二者之间建立相关关系的中介因素也未得到较好的验证。因此,研究一采用横断研究的方法,选取小学一、三、五年级的儿童为被试,使用点阵比较任务对非符号数量表征能力进行测查,探索了在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过程中,随着更多的接触学校正规数学学习、不断的接受符号数学知识的影响,是否先天的近似数字系统与后天数学成绩的关联会有所不同。研究二、三则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分别从符号数量表征与顺序判断能力两个方面验证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非符号数量表征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在小学一年级相关不显著,在小学三、五年级中均存在显著相关。2.先天的非符号数量表征与后天习得的符号数量表征相关不显著。符号数量表征在小学一、三、五年级中不断的成熟,表征的误差不断减小,线性拟合的程度不断增高。3.非符号数量表征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是通过与符号数字系统中蕴含的顺序信息为中介得以实现的。然而,这种中介作用仅存在于小学五年级。
【关键词】:近似数字系统 符号数量表征 顺序判断 数学学业成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3.5;G44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6
- 1.1 非符号数量表征—近似数字系统(ANS)11-15
- 1.1.1 近似数字系统的表征方式12-13
- 1.1.2 近似数字系统的测量方法13-14
- 1.1.3 近似数字系统的遗传特性14-15
- 1.2 ANS与数学学业成绩15-21
- 1.2.1 ANS与数学成绩:来自特殊群体的研究16-17
- 1.2.2 ANS与数学成绩:来自正常群体的证据17-21
- 1.3 ANS与数学学业成绩:机制的初探21-26
- 1.3.1 以符号表征能力为中介21-23
- 1.3.2 以数字排序能力为中介23-25
- 1.3.3 以情感动力因素为中介25-26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26-29
- 2.1 研究一26-27
- 2.2 研究二27-28
- 2.3 研究三28-29
- 第三章 实证研究29-61
- 3.1 研究一 非符号数量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29-41
- 3.1.1 研究方法29-33
- 3.1.2 结果33-37
- 3.1.3 讨论37-41
- 3.2 研究二:非符号数量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符号数量表征的作用41-50
- 3.2.1 研究方法41-44
- 3.2.2 结果44-47
- 3.2.3 讨论47-50
- 3.3 研究三 非符号数量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以数字排序为中介50-61
- 3.3.1 研究方法50-53
- 3.3.2 结果53-57
- 3.3.3 讨论57-61
- 第四章 总体讨论与结论61-64
- 4.1 总讨论61-63
- 4.2 研究结论63-64
- 第五章 研究意义、不足及展望64-66
- 5.1 研究意义64
- 5.2 本研究主要不足64-65
- 5.3 研究展望与数学教学建议65-66
- 参考文献66-80
- 致谢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丽容;谢仲贤;;阿拉伯数字系统源于中国[J];教师博览;1996年09期
2 杨英;蜂窝式数字系统在专用网络中的利用[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4期
3 许振忠;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4 王铁军;构建信息时代的企业数字系统[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徐志军;王金明;潘克修;吴传信;田华;;电子系统设计技术及应用专题讲座(三) 第6讲 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军事通信技术;2014年01期
6 白中英;杨春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综合改革与配套建设[J];中国电子教育;2000年04期
7 夏晖;黄薪蓉;;《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经验总结[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8 祝宏;朱如琪;;独立学院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5期
9 刘明志;;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实验教改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3年08期
10 冼凯仪;一个数字系统的EDA技术设计与实践[J];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明业;陈辉煌;叶梅龙;董建波;;数字系统自动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史鸣超;;复杂数字系统的电源管理[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三届第三次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维玺;张俐;;在变换域中数字系统的快速设计[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肖扬;;非线性条件下二维状态空间数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5 杨军;;数字江苏中的防震减灾数字系统[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6 郭维;张承义;张民选;谢胡;;数字系统中时钟门控逻辑的优化技术研究与评估[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开逊;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上)[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刘云佳;住区数字系统将有标准可依[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3 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 高新房;注意改进法院机关公文制作中存在的问题[N];甘肃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维维;数字系统形式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徐峰;时间约束下数字系统的设计空间搜索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安菊;数字系统实时验证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2 李植;软硬件结合的数字系统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肖莹慧;数字系统微弱泄漏电磁波信号检测与分析的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邓晓茜;数字系统动态电流IDDT测试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滕静;儿童非符号数量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超;时钟信号抖动的测试[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白金晓;高标清同播的研究与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8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3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