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设计:框架与课题
本文关键词:学习环境设计:框架与课题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者中心 知识中心 评价中心 共同体中心
【摘要】:"学习环境设计"属于"设计科学"的范畴,拥有设计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视点是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和共同体中心。"学习环境设计"意味着一系列颠覆"应试教育"的观念与体制的行动课题——颠覆知识掌握的价值,颠覆学科教育的目标序列,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最终使得中小学的课堂从"教"堂转型为"学"堂。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者中心 知识中心 评价中心 共同体中心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师单纯地把现成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学习科学的进展,教师如何适切地支持学习者主动理解教学内容、促进知识建构的活动,愈益受到重视。这就是说,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之际必须从学习与学习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实践,构思学习者展开主体性活动的学习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峰;;师生互动理论及其现实有效性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丽霞;马光明;杨保利;;新产品工厂综合症及解决途径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2 盛小平;吴菁;;知识管理流派浅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1期
3 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4 郭星寿;从资源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论考察[J];图书与情报;2000年01期
5 顾乐进;文献揭示与知识组织[J];图书与情报;2003年05期
6 李亚梅;;当代知识管理的认识深化及其研究趋向[J];图书与情报;2006年02期
7 由长延,徐初友;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J];商业研究;2002年16期
8 项国鹏;企业知识管理: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9 董卉娜;;知识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10 杨斌;阳勇;;运用知识管理方法 提升西部区域创新力[J];创新;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跃武;;从知识交流到知识管理——新知识交流论纲[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国利;;媒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模式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张陆;吴永忠;;对隐性知识的再认识:从知识转化到知识循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王培林;;组织学习推动企业知识创新运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黄强军;李山林;;“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辨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高彬彬;黄济民;;基于平衡记分卡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于洋;;资源与能力:企业成长理论的分歧与误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鸣;;论企业中的虚拟资本及其管理创新[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张生太;武兆岭;;社会资本对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高彬彬;黄济民;;基于平衡记分卡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江庭谊;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赖芨宇;基于知识挖掘的企业管理集成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蒋秀娟;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张海生;我国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许广;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雷井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华菁;以提升绩效为目标的军队科研机构现代信息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尹涛;知识管理在工程咨询项目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帅敏;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邹丰强;医院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丁容;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9 于苗苗;基于SharePoint的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知识管理系统分析与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微华;体验学习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婷;;师生互动: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分析与改进[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3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3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4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5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李景岳,陈竹;学习科学的兴起与建立[J];熊岳农专学报;1994年01期
7 陆根书,,阮金佑,张萍;元学习与学生学习的改进[J];电力高等教育;1994年01期
8 侯娟;;基于教学设计的学习设计构想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8年12期
9 胡亦军;王彩云;;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师;2013年13期
10 胡为芹,杨晓宏;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天津教育;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谢晓芳;;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周之良;;研究学习科学,改善学习状况[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付巧英;;浅论任务型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6 陈宁;;一种学习心理模型的理论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荐;;友善用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习科学的新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张娜;;国内外学习投入及其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9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沈德立;白学军;;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学习也有新智慧[N];中国教师报;2010年
5 天津市天津中学 吴其云;洞悉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韩立福;展示对话学习 焕发生命活力[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黄荣怀;智慧学习环境重塑校园学习生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亦菲;探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杨有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N];铜川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玉芳;基于媒体素材库的学习内容构建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建构之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9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颖超;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美术类院校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2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4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