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多元动机框架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16 16:34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元动机框架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设计 多元动机框架 二元性 游戏化学习


【摘要】:在教育游戏设计过程中,吸引学习者持续参与游戏,是目前教育游戏不如商业游戏更加吸引学习者的主要原因,也是教育游戏设计面临的难题之一。弄清游戏活动中游戏者的动机因素,则是设计教育游戏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在深入剖析了多元动机框架理论内涵的前提下,对教育游戏设计时如何驱动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深度地思考与探讨,结合设计案例,探讨如何将驱动学习者动机策略融合到游戏的结构之中,以期达到提高教育游戏的可玩性及教育性相统一之目的。同时也对多元动机框架理论与目前被广泛关注的网络课程、翻转课堂、MOOC等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及系统平台设计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展望,并对多元动机框架理论在指导具体的教育游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的反思。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知识媒体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信息中心;
【关键词】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设计 多元动机框架 二元性 游戏化学习
【基金】:北大末名广州中智科技有限公司资助陕西师范大学知识媒体研究所的“探究式教学游戏设计”项目的子课题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育游戏是计算机游戏的子类,是以目标为导向改变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性软件[1],游戏中游戏玩家在规则的约束下有目标的与对手竞争。本文中的“动机”是Hakan Tuzen在Quest At-lantis[2](探索亚特兰蒂斯,简称QA)游戏动机研究中所定义的“动机”概念,是指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马颖峰;白羽;刘敏娜;;游戏持续行为研究及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3 谢恺;马颖峰;;教育游戏的动机匹配策略研究——基于内在动机理论的游戏动机与学习动机融合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年01期

4 魏婷;;教育游戏激励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与设计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1期

5 高淮微;;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03期

6 范良辰;;RPG电子教育游戏设计模式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6期

7 马颖峰;王彩惠;;基于GameFlow模型的教育游戏黏着度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3期

8 万力勇;赵鸣;赵呈领;;从体验性游戏学习模型的视角看教育数字游戏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0期

9 王永固;张婷;李玮;黄碧玉;;基于心流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要素研究——以特殊儿童言语学习游戏为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侃;;网络时代专业学术期刊的编辑角色审视与三个转向——基于数字化虚拟交互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杨丽;;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陈江鸿;杨洁;钟志贤;;网络课程的激励因素设计——“开心农场”网络游戏激励措施对网络课程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9期

4 尚俊杰;庄绍勇;蒋宇;;教育游戏面临的三层困难和障碍——再论发展轻游戏的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张帆;;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5期

6 王培;杨瑾;;教育游戏个案对比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33期

7 李凤;;SecondLife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07期

8 乔卉;龚庆武;江传文;;采用体验性游戏模型的配电网运行仿真培训系统设计[J];电网技术;2011年10期

9 陈佳薇;;游戏理论应用于设计教育可行性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10 郑深;;基于Flash“加减运算”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桐;王亚君;;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思与行[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马文刚;;基于桌面游戏的科普传播方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吴可会;;网络教育游戏中学习动机的维持策略探究[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褚佳;;职业教育中的游戏应用初探[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明;江朝霞;李萍丽;崔文苹;刘昊;;虚拟学习环境构建策略、实施及教学实践[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萌;数字化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参与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关萍萍;互动媒介论——电子游戏多重互动与叙事模式[D];浙江大学;2010年

4 叶长青;数字化教学游戏的组件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研;电子游戏的情感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花;基于理解的小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D];江南大学;2010年

2 薛晓琳;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三全;娱教环境下小学生游戏素养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江河;问题解决式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继振;网络教育游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丹丹;游戏化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邓超;教育游戏对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樊明;基于儿童多元智能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帆;EDR视域下高校公共政治课教育游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焰;移动学习环境下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2 王陆;孙洪涛;刘敬光;;教育游戏中的教师角色设计与教师创作工具[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魏婷;李艺;;教育游戏参与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蔡莉;刘芳妤;;对外汉语教育游戏设计模型的研究和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李玉斌;严雪松;姚巧红;褚芸芸;南丽岚;;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的建构与实证——基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7 方明星;;论“教”与“乐”二律背反下的国产动画[J];电影文学;2011年05期

8 刘成新;王秋娟;;教育游戏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2001—2011年度中文期刊的文献统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9 孟丽丽;;网络游戏参与动机与学习动机的相关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张琪;陈琳;;教育游戏发展的思考——从当今网络游戏的火爆谈起[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涛;基于延伸的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游戏持续使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叶;卢泰宏;;调节聚焦原理:动机理论的重大突破[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李刚军;在经营动机理论方面的建议[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5期

3 张晨曲;;动机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4 佘锡铭;动机理论对教学与二语习得的影响与作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娟;刘军明;;工作动机理论的研究趋势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汪春英;;教育学视角下的五种动机理论的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吴增芥;西方动机理论及其评价[J];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8 孙必强;;动机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8期

9 李美荣;;认知视角下的动机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爱卿;20世纪西方动机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东;;终生控制理论:关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动机理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何隽;;ARCS动机理论下的高中信息技术“任务”设计[A];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明;公共服务动机的扩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涛;外语学习倦怠与动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强;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松龙;动机理论分析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秀;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关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王建煌;腐败动机控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丹;小学课堂师生动机感染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力燕;健康动机对大学生戒烟行为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春燕;动机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D];四川大学;2006年

8 郭亚林;硕士生的择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咏霞;儿童掌握动机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情感性支持和认知性支持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何冬蕾;马斯洛动机理论视阙下的犹太形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43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43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