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创伤后心理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抑郁 创伤后成长(PTG)
【摘要】: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反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作者及其团队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反应进行了为期6年的研究,以期为震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和发展提供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6年来本团队在创伤后心理反应的理论分析、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干预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创伤后青少年主要的心理反应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括了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针对创伤后青少年的心理干预策略,并探究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少年 创伤后心理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抑郁 创伤后成长(PTG)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1900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6)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汶川地震后,我们对地震重灾区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简称PTSD)、抑郁、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简称PTG)、行为问题及其相关预测因素,进行了历时6年的连续7次追踪调查。本文就我们团队在汶川地震6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安媛媛;伍新春;陈杰灵;林崇德;;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3 孙景华;;2008管理异动[J];商界(评论);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芹;薛红霞;刘霞;;19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李松蔚;王文余;钱铭怡;高隽;王雨吟;邓晶;;对震后灾区初中生创伤后成长情况的调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刘秀丽;王鹰;;灾后未成年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救助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于冬青;;灾后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邬晓艳;周娟;周肖榕;李航;董非;王琳丽;鄢利福;刘欢;江瑞芳;余萍;陈静;刘莉;马学尧;杨丽娟;赵莹莹;杜海英;Sefik Tagay;Wolfgang Senf;施琪嘉;;5·12地震后PTSD症状严重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6 涂阳军;陈建文;;创伤后成长:概念与测量[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7 张云齐;毛呷呷;邹盛奇;;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进展[J];改革与开放;2012年16期
8 缪毅;彭李;李敏;曹伟丽;颜怀城;蒋永恒;汪涛;;军医大学新生集训应激后成长及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7期
9 梁宝勇;程诚;;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4期
10 唐棠;缪毅;彭李;李敏;陆敏;季念;;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石文磊;第一部分:糖皮质素激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下丘脑视上核的大细胞神经元兴奋性突触调节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汶川大地震后二年北川中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及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韦雪艳;基于交互作用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吴菁;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吴倩;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的集群决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邵华;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戬;生命教育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之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魏华;压力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高职生感恩干预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徽;;CISD课程简介及其对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2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李松蔚;王文余;钱铭怡;高隽;王雨吟;邓晶;;对震后灾区初中生创伤后成长情况的调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李玉丽;曹枫林;孔箴;董方虹;陈倩倩;刘佳佳;程培霞;;高三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7期
5 刘经兰;王芳;;国外心理危机干预对我国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涂阳军;陈建文;;创伤后成长:概念与测量[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7 赵国秋;;心理危机干预技术[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01期
8 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青年研究;1998年12期
9 汪亚珉;;创伤后成长:灾难与进步相伴而行[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傅t,
本文编号:1070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7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