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

发布时间:2017-10-23 16:32

  本文关键词: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方式 典型分类 变革标准 变革原因 变革路径 变革趋势


【摘要】:转变和变革学习方式是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所谓学习方式变革,是指学习活动中的手段、措施或策略的根本性转变。学习方式变革遵循"适者生存"法则、变革具有相对性、变革周期越来越短、价值属性因人而异等规律。判断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准是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理念、环境、工具、媒体、材料等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些标准的变革程度决定了学习方式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学习方式变革具有路径依赖性,不同的学习方式变革依赖不同的变革路径。驱动学习方式变革的路径既有学习者自身发展变化的需求,也有新理念与新理论、新媒体与新技术、政策等外在动因,还有学习方式自我进化等自组织系统的影响。对学习者个体而言,不存在最好的学习方式,而应根据学习内容、环境、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变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学习绩效,推进人类知识的传播与传承。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学习方式 典型分类 变革标准 变革原因 变革路径 变革趋势
【基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促进教育变革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14622211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且伴随其一生的本能。学Style of Learning,Learning Method,Learning Mode,习是一种信仰、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学习还Approaches to Learning”等。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人类成长过程中的永恒主题。的专家学者对学习方式的理解也各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芒;;学习生存性视域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本友;李红恩;余宏亮;;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途径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陈佑清;;关于学习方式类型划分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2期

4 庞维国;;论学习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5期

5 郝贵生;论学习方式的现代化[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杨;;从“杜郎口模式”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才智;2012年06期

2 庞建群;;掌握好学习方法终身受益[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3 陈华峰;;小学生学习方式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1年11期

4 杨鳗;袁顶国;;论自主学习的理论追求与实践制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9期

5 李芒;;e-Learning到底是什么?[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6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7 蔡杰红;胡志刚;庄锦吓;;中学化学自主学习的最佳时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童文杰;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唐琳;徐昕;;论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学习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年03期

10 覃干超,余欣欣,李慧梅;网络环境下《心理卫生》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查冲平;协同学习系统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D];西南大学;2012年

9 詹秀娣;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路线图”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军;语文学习方式对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小华;地震致残儿童的数字化学习支持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甜甜;基于学生知觉偏爱的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玉凤;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宗涵;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俊丽;高中生物理学习三类型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继敏;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陶西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飞;董千里;;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5 陈建翔;当代学习方式变革的外延创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10期

6 陈世友;姚本先;;网络教学概念的界定、发展现状和趋势[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4期

7 鲍洪晶,李茉;e-Learning人文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9 王运武;;协同学视野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系统的协同进化与协同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10 邱国栋;白景坤;;价值生成分析:一个协同效应的理论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立军,商静儿;在表现性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8期

2 吴永军;再论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0期

3 林丽华;新时期大学生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4 牟映雪;;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5年01期

5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葛春;学习方式的转变:理论与现实——兼论学习方式转变的困境[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5期

7 曹庭伟;;试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张群力;;开展探究性学习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07期

9 张国胜;;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9期

10 刘景刚;;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凤娟;;新的学习方式尝试——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车桂玲;;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张丽秋;;学习方式与学生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4 王增科;;谈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贾晓明;;调查大学生具体课程学习方式的意义与方法[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李慧欣;;三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7 张家明;;建立多元化教师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学习与反思能力的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席伟新;;让每块金子都发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汪红艳;;从“同题异构”中探究优化学习方式的策略[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s铉,

本文编号:1084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84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