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2:22
本文关键词: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介空间 领域边界 领域性 大学校园 规划 设计
【摘要】: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各地掀起了高校建设的热潮,大学校园的面貌发生极大的变化。然而,校园规划者由于缺乏对大学校园空间性质的认识、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把握及对校园整体规划前景的有效评估,校园面积的普遍扩大伴随着的是学生对在校园中领域感的丧失。校园中的领域作为一种实在的空间资源成为学生们争夺的对象,如何提升校园的空间品质来满足校园内师生的心理诉求,是校园规划与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中介空间的概念描述了空间的过渡性和不均质性。其在调节大学校园中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增进校园中的交往行为、塑造怡人的校园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领域边界则描述了空间中某一领域的存在范围,是人的领域感产生的前提。而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人的领域感产生又与群体的认同有关。传统的规划方法认为,只要功能配置足够清晰,人的领域感就不会受到侵犯,领域问题往往被简化为建筑的功能分区问题。事实上,在大学校园中如果仅仅配置了与规划数量相符的教学空间,很可能仍然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空间的使用需求。论文以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第二章及第三章分述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的特征、构成要素及作用机制;继而,在第四章分析在大学校园中二者的辩证关系,提出二者的互补机制,列举在不同空间层级下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的存在状态,以及各种状态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心理的;最后,在第五章通过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的辩证关系分析大学校园发展的历史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塑造和谐可持续的大学校园环境提出优化策略。论文力求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通过领域及空间图示来进行辅助说明,并与当今的大学校园空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期为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中介空间 领域边界 领域性 大学校园 规划 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论10-26
- 1.1 研究缘起10
- 1.2 研究内容10-11
- 1.3 概念释义11-18
- 1.3.1 大学校园(Campus)11
- 1.3.2 中介空间(In-between space)11-15
- 1.3.3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15
- 1.3.4 领域边界(Territorial border)15-18
- 1.4 文献综述18-20
- 1.4.1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的相关论述18-20
- 1.4.2 领域边界的相关论述20
- 1.5 研究意义20-22
- 1.5.1 理论意义20-21
- 1.5.2 现实意义21-22
- 1.6 研究方法22-24
- 1.6.1 系统科学方法22-23
- 1.6.2 跨学科研究法23
- 1.6.3 图示法23
- 1.6.4 经验总结法23-24
- 1.7 研究框架24-25
- 1.8 本章小结25-26
- 第二章 中介空间的特性、几何度量与作用机制26-49
- 2.1 中介空间的特性26-29
- 2.1.1 依附性26-27
- 2.1.2 整体性27-28
- 2.1.3 调节性28-29
- 2.2 中介空间的几何度量29-32
- 2.2.1 形态与空间29-30
- 2.2.2 中介空间的描述方式30-32
- 2.3 中介空间的作用机制32-47
- 2.3.1 吸引与排斥33-38
- 2.3.2 聚合与发散38-43
- 2.3.3 开放与封闭43-47
- 2.3.4 综合与分解47
- 2.4 本章小结47-49
- 第三章 领域边界的特性、构成因素及作用机制49-62
- 3.1 领域边界的特性49-51
- 3.1.1 内向性49-50
- 3.1.2 社会性50
- 3.1.3 模糊性50
- 3.1.4 复杂性50-51
- 3.2 领域边界的构成要素51-52
- 3.2.1 领域结构51
- 3.2.2 领域形态51-52
- 3.3 领域边界的作用机制52-61
- 3.3.1 对内人格化53-56
- 3.3.2 对外防御56-61
- 3.4 本章小结61-62
- 第四章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62-89
- 4.1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的特点62-64
- 4.1.1 功能性62-63
- 4.1.2 实效性63
- 4.1.3 多义性63
- 4.1.4 精神性63-64
- 4.2 大学校园领域边界的特点64-72
- 4.2.1 基本特点——信息交流64-66
- 4.2.2 大学校园行政领域的特点66-69
- 4.2.3 大学校园学科领域的特点69-72
- 4.2.4 大学校园行为领域的特点72
- 4.3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的关系阐述72-88
- 4.3.1 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73-79
- 4.3.2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79-88
- 4.4 本章小结88-89
- 第五章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的优化策略89-105
- 5.1 大学校园领域边界形态变化的历史趋势89-93
- 5.1.1 向心式89-90
- 5.1.2 分散式90-91
- 5.1.3 聚合式91-93
- 5.1.4 多元式93
- 5.2 大学校园中介空间与领域边界的设计策略93-104
- 5.2.1 促进大学与城市融合共生95-98
- 5.2.2 协调各学科领域共同发展98-99
- 5.2.3 塑造多元共享的社团空间99-102
- 5.2.4 关注人在校园中的领域感102-104
- 5.3 本章小结104-105
- 第六章 结论105-106
- 致谢106-107
- 附录一 (不同历史时期大学校园领域边界形态变化的历史趋势)107-111
- 附录二 (北京大学燕南园及周边教学区室外空间DepthMap空间句法分析)111-112
- 图表索引112-116
- 参考文献116-120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欣;;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建设:内涵、路径与模式[J];大学(学术版);2014年01期
2 赵海月;赫曦滢;;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3 许懋彦,巫萍;新建大学建筑组群空间尺度的比较探讨[J];建筑师;2004年01期
4 吴伟丰,胡晓鸣,洪江;规划设计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浙江大学新校园(基础部)概念性规划设计竞赛综述[J];建筑学报;2001年05期
5 朱文一;广州大学城组团三规划与建筑设计——和而不同两校园[J];建筑学报;2005年03期
6 曹亮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楼[J];建筑学报;2005年05期
7 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广东药学院教学区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5年11期
8 陈煊;魏小春;;高校外周边地区“学生街”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大学周边“学生街”为例[J];建筑学报;2006年10期
9 张旭红;;中美大学校园空间之比较[J];建筑学报;2006年11期
10 何镜堂;涂劲鹏;;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前区[J];建筑学报;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1131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3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