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环境”下青少年开放式英语教学社区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网络“微环境”下青少年开放式英语教学社区的构建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数字"微环境"(微课、微博、微信等)拓展了教学平台。文章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英语课程特点,提出基于网络"微环境"构建开放式英语教学社区,认为微课可以开放教学内容,微博可以开放教学空间,微信可以开放教学评价,以期为青少年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
【基金】:江西省2009年度教改课题“教师博客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编号JXJG-09-16-1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33.41;G434
【正文快照】: 作者赖文斌,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江西上饶334001)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着手加强对教育现代化环境的构建,网络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探讨三种微环境在英语教学社区构建中的作用,为网络时代青少年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一、问题的提出相关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李冬;;微信的特点和应用趋势[J];科技传播;2013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高琰;孙建顺;;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多元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陈嵘;;项目学习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3 张燕芬;;高中历史课型的设计之我见[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8期
4 陈静;;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一堂新课程背景下的开放式英语课堂教学[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4期
5 袁德辉;;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反思[J];大学教育;2013年12期
6 杨辉;;小议微课[J];时代教育;2013年14期
7 刘慧霞;马建伟;闫秀英;闫长虹;;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年04期
8 陈绯;王志有;陈林;周袭非;徐洪波;李莉香;王涛;王月;;“缓冲溶液”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康红娜;冯军;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4期
10 张明昕;;微课与翻转课堂浅谈[J];大学教育;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莹;刘景夏;张兆东;胡冰新;王娜;;“零输入响应”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修;倪轶兰;;西部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与模拟分析课程教学探讨[A];数字建构文化——2015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王静;先德海;;系统解剖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A];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梁辉;;“微课”该如何走进中职教育的课堂[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5 卫玉;金慧;;高校公共计算机微课程设计与开发[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曹波玲;;开放教育课程中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为例[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7 王雪;;《基础日语》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暴龙;当前古文教学实践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安燕;高职《公共关系》实训课教学模块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学德;高中化学认知型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明莉;基于网络的职业中学化学学习资源的创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杜先富;开放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纪青;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垂青;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建构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爱玲;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颖;生活语文教学探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晖龙;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2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3 胡小勇;;信息化环境的“小世界”现象与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1期
4 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5 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胡小勇;;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双健;樊嘉;;肝癌微环境研究对肝癌诊治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秀芳;蒋贤辉;;关注微环境创建农业健康生态[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志刚;刘晓英;焦学磊;;基于C8051F005的新型组培气体微环境调控系统的研制与试验[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蔡尤溪;胡石政;吴仁杰;骆志辉;;超洁净微环境设计参数之实验与模拟研究[A];第五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王方;;展柜微环境控制的应用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福山;;肝癌复发、转移与微环境调节[A];2013年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全国肝病防治高峰论坛》深圳会议讲义汇编[C];2013年
6 邓方阁;张秀英;王心蕊;李玉林;;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长青;杨丽;常义忠;陈锡美;;整合素α1β1和α1β2是纤维化微环境中肝肿瘤细胞浸润的主要介导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申俊;周红梅;;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中的细胞交互作用模型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蒋宏亮;康成军;蔡国强;於麟;王利群;;肿瘤弱酸性微环境响应性壳聚糖基多层次胶束:高级组装与解组装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许嘉;高佳佳;高莹;金陶胜;;天津市典型交通微环境内颗粒物的个体暴露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海;“微环境”时刻影响儿童健康成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孙国根;肿瘤发生、恶化的“微环境”可被清除[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小舒;搞科研的微环境十分重要[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记者 胡其峰;我科学家实现脑细胞生存微环境可视[N];光明日报;2013年
5 编译 李勇;微环境可作为抗癌药研发新靶点[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王拥军;探索“肾藏精”与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及NEI网络动态平衡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7 唐晓景 渠红丽;最好的时代与最优的微环境[N];东营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春雯;室内空气稳定性对人体呼吸微环境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4年
2 宋敏;DJ-1蛋白对肺癌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及其与EGCG防癌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3 高剑;新疾病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病原菌——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三维模型重建及生物膜与微环境pH的相互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朱秀委;数学肿瘤学的研究与应用:微环境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志刚;组培微环境与规模化育苗设施环境调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6 谢华桃;角膜上皮干细胞与基质微环境细胞的紧密连接及其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磊;北方高校微机实验室内微环境的研究及改善对策的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晴;典型交通微环境空气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D];浙江大学;2015年
2 孙志平;结核分枝杆菌BSL-3实验室微环境表面污染检测及消毒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杨淑娟;20例阴道内放置NuvaRing避孕环后微环境的改变[D];山东大学;2015年
4 贺宇姣;网络微环境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韩远青;车载微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4年
6 侯彦年;敦煌莫高窟微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高燕燕;三日龄大鼠脑缺血后脑室下区微环境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曹峰琦;肿瘤酸性微环境对人乳腺癌肿瘤细胞干性及糖代谢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9 张宪郁;内源性BMSCs在骨修复中的作用及微环境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丽;小鼠脾脏基质微环境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调控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8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5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