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CGSS2008数据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CGSS2008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获得 性别不平等 城乡差异 父权制文化 性别角色观念
【摘要】:通过分析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程度、变化趋势以及不平等来源等方面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较小,并且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近年来已经基本消失。而农村居民的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非常大,虽然也显示出逐渐缩小的趋势,但缩小的幅度很小。作者进一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而造成农村居民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因素是因父权制(或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所导致的性别歧视。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基金】: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启动经费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本文曾在2014年“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北京,11月1-2日)报告。一、导言女性的教育机会或教育成就与她们的劳动参与率和职业成就直接相关,改善女性的教育有助于她们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并最终促进社会的两性平等。众所周知,性别平等有利于提升社会公义,最终惠及整体的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春玲;;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2 吴愈晓;吴晓刚;;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J];社会;2008年06期
3 吴愈晓;吴晓刚;;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9年04期
4 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社会学研究;2010年03期
5 叶华;吴晓刚;;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J];社会学研究;2011年05期
6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J];社会;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凯声;;教育机会平等:实践反思与价值追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由亚萍;;家庭背景对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清代女性密集型人才结构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陈岩;;转型期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的理论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4 段然;;女性主义视角下福利政策遭遇的挑战与转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5 林耿;;广东省就业空间的性别化及权力特征[J];地理学报;2010年04期
6 佟新;;劳动力市场、性别和社会分层[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5期
7 李少敏;李敏霞;;浅谈中国社会分层中性别视角的缺失[J];经营管理者;2010年14期
8 孙远太;;文化资本与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上海居民初中以上教育获得[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熊春文;王毅;;试论40%对于中国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意义[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3期
10 彭晓波;王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以D市高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玲;;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刘惠林;;农村教育产品性质与教育财政体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子鹃;;近10年国内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综述[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女性人才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姝琼;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业、情绪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4 蒋玉梅;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李成;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柴国俊;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姜励卿;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户籍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霞;基于Cox和Logistic模型的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影响的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陈颖;打工妹的教育经历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王畅;夫妻财产制类型成因分析及其对我国当前立法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浩;我国城乡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异[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赵晓军;媒体从业人员的身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石超;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业性别结构差异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尹志超;公共文化资本与城乡教育不平等[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爽;义务教育的分化与阶层地位的再生产[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9 冯乐安;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欧;文化排斥:学校教育进行底层社会再生产的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作栩;王蔚虹;陈小伟;;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不同类型高校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苏杨;尹德挺;黄匡时;;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8年05期
3 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1期
4 佟新;;30年中国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3期
5 李春玲;;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6 徐平;;不同高校类型中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06年05期
7 谭敏;谢作栩;;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J];高教探索;2009年02期
8 杨e,
本文编号:1179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7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