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自我分化的关系及对抑郁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自我分化的关系及对抑郁的作用
【摘要】:自我分化是用来判断在家庭中,个体的依恋程度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有多高,用来衡量个体在生活中是否能将情绪与理智作很好的区分,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对于大学生来说,面对多种多样复杂的压力源,是否能摆脱负面情绪的控制,不受抑郁症状的困扰,自我分化水平的高低和不同的应对方式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四川地区选取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随机抽取600名大学生,有效问卷为505份,收集了压力知觉、应对方式、自我分化及抑郁的相关数据,证明了自我分化和不同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自我分化水平在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及抑郁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自我分化、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及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3.压力知觉对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自我分化和应对方式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刘芳;抑郁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治疗[J];健康心理学;1997年03期
3 曾会珍;金一波;;抑郁理论及抑郁认知特点的研究现状[J];心理研究;2008年05期
4 王雪莲,王绪朗;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概观[J];青年探索;2005年02期
5 王恩界;罗雪;;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抑郁:应对方式的作用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21期
6 杜召云,王克勤;1597名大学生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3期
7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8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9 陈树林 ,郑全全;中学生应激源、应付方式和情绪相关性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春荣;大学生心理逆反与自我分化、心理健康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23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