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教育”下的在职教师心理分析及对策——基于安徽省某市中学在职教师从事课外补习情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影子教育”下的在职教师心理分析及对策——基于安徽省某市中学在职教师从事课外补习情况调查
【摘要】:课外补习作为一种主流教育的"影子",被称为"影子教育"。它一直存在,且补习科目种类多、形式多样、规模大、强度高,呈现兴盛的状态,然而国内对"影子教育"下在职教师的心理动机研究甚少。在职教师从事"影子教育"的心理动机主要分为维持生计型、课外援助型、心理平衡型和利益驱动型。其中,大部分属于维持生计型、课外援助型和心理平衡型。在职教师从事课外补习对学生、家长及教师自身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决在职教师从事课外补习的问题不能靠"堵"的政策,而要通过提高老师的待遇、监管课外补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等举措。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分类号】:G635.1;G443
【正文快照】: 投稿邮箱:chinajyxdh@163.com“影子教育”这个概念是史蒂文森和贝克首先提出的,“其主要发生在主流学习之外,但目的是为了提高主流学校的学习成绩,以帮助这些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他们所期望的大学。”[1]本文中讨论的“影子教育”指我国中考、高考中的文化课程,如语文、数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薛海平;丁小浩;;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范晓慧;;“影子教育”的思考:多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铧;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全功;;补习教育的地域延展及其社会效应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袁连生;;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与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曾晓东;龙怡;;对补习教育体系的争论及其政策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4 李智会;;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影子教育的价值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2期
5 成刚;;我国民办教育产业战略研究——基于境外上市教育机构的SWOT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2期
6 张海霞;;补习教育师资问题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9期
7 杨洪亮;何晓宇;;消减课外补习影响公平的政策构想——基于多维视角[J];才智;2013年19期
8 柴雪;;当前课外补习教育的现状分析[J];才智;2013年11期
9 郑朋朋;;关于当前我国“影子教育”的发展分析[J];才智;2014年12期
10 白玉峰;;数学课堂的语言魅力[J];赤子(中旬);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伟;赵卫亚;;从分层模型视角看我国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亚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测评模型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美玲;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现状调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珊;南京市小学生课外补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鸿霞;城市初中生教育补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希玲;从众:小学生培优热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洁;义务教育阶段补习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丽静;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补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余时中;小学生课外补习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勇;中小学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兰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培训消费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玉霞;普通高中家庭选择性教育消费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群,殷恒婵,马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李明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维护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3 谢丽玲;课外补习: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必要措施——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外补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4 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情况的调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5 姜晓军;;中小学教师自我心理调适六种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王吉;;关于补习教育的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7 王巧红;;试论补习教育的起因、现状及前景[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8 徐茶莲;;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适[J];教师;2011年05期
9 雷万鹏;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5年01期
10 丁小浩;薛海平;;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性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蔡雅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培训在职教师工作的体会[J];高师函授;1985年05期
2 张思义;;速师、简师毕业的在职教师情况[J];上海教育科研;1985年03期
3 张大敏;;美国在职教师考试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03期
4 张家祥;;培训在职教师是一项战略措施[J];上海高教研究;1985年04期
5 王运武 ,黄汉模;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在职教师的培训[J];外国教育动态;1986年05期
6 ;当前一些国家加强在职教师培训的政策及方法[J];中学教师培训;1989年01期
7 张晓岩;;谈培训在职教师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活动[J];中学教师培训;1989年04期
8 王乃英;;印度在职教师培训简介[J];中学教师培训;1992年06期
9 孙瑞增;;师专举办在职教师进修班[J];天津教育;1979年09期
10 钟怀军;怎样提高在职教师的环保素质[J];环境教育;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炳海;李伟健;冯小佳;;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共情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云;;西安市高校在职教师体育消费现状调查[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肖前瑛;;广州澳门中小学在职教师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刘雨晨;;国际汉语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跨文化敏感度对比分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杨;严禁在职教师假期办班[N];河南日报;2007年
2 佘峥;我市计划招聘256名在职教师[N];厦门日报;2007年
3 记者 宋全政;公办校在职教师不得有偿补习[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焦玉菊 记者 吴岳福;双鸭山严禁在职教师办班补课[N];黑龙江日报;2011年
5 金台区政协 樊豫辉;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之风当禁[N];各界导报;2014年
6 许含宇;在职教师不得有偿兼职兼课[N];福州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瑶;我市严查在职教师乱办班乱补课行为[N];大同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振芳;制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行动开始[N];朝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赵仁伟 王志;山东立法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照重;山东省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有令难禁[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蕊;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关于数列的MKT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智英;师范生顶岗支教与中小学在职教师置换培训同步改革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进;在职英语教师对其职前课程和教学的感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花懿隽;在职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少华;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中学在职教师流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琳;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朋;大学教师、师范生、中小学在职教师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8 王水平;江西省中小学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迎;在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现实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廖作秀;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规范化管理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0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24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