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道德人格”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15:10
本文关键词:卢梭“道德人格”思想研究
【摘要】:卢梭是法国启蒙时代的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在西方学术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对于他的学术思想批判声多于赞扬声。多数人认为卢梭是启蒙时代的叛逆者,他的思想是与时代反其道而行之。在那个大肆宣扬理性的启蒙时代,卢梭作为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却别出新意的提出了与时代相反的论调。他大力批判当时宣扬的科学、艺术、绝对理性主义,认为这是社会风气败坏的根源,是对人性的挑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开始宣扬自己的自然哲学和自然人性理论。特别是其教育著作《爱弥儿》,轰动了当时的西方社会,影响至今。虽然《爱弥儿》是一本教育学专著,但无处不透露着哲学的思想和伦理学的意蕴。对《爱弥儿》的研究就是对卢梭伦理学的诠释。卢梭是启蒙运动伟大的旗手,著《爱弥儿》一书就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教育思想。他要把爱弥儿教育成一个道德理想国家的“新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崩溃,首先是教育的沦陷,所以,要拯救国家和社会,就要重建道德理想国。而国家是由人组成的,要从根本上改造人性,就要依靠教育来实现。《爱弥儿》一书,是时代的产物,其中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道德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卢梭从自然教育入手来写这本书,里面却大量地在谈论对爱弥儿进行的道德教育,归根到底,卢梭就是企图把爱弥儿培养成为一个完美的道德“新人”让具备道德品质的人来重建社会。笔者试图将卢梭的伦理观和哲学观回归到《爱弥儿》经典文本中,通过阅读文本,将《爱弥儿》中关于重塑道德“新人”的起因、经过、结果、途径及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这是一项具有双重价值的工作,不仅是对卢梭伦理思想的升华,更是对现实的教育有指导和借鉴意义。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一下道德人格产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时代背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人性本质回归的迫切三个方面,由具体到抽象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论述道德人格的基础和本质,即性善观。内在的良知-正义的观念-博爱的行为。由内到外的诠释出道德人格的本质-性善。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要部分,也是卢梭写《爱弥儿》一书的意义所在,即道德人格的塑造要靠教育。柏拉图说过:“道德理想国的塑造要靠教育。”卢梭在书中大量的谈如何对爱弥儿进行教育,从教育的条件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其教育的内容都是伦理思想的体现。笔者按照卢梭文本的思路从伦理学的角度归纳和梳理出了如何对道德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这部分的论述主要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第四部分,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前面论述的一个总结,阐述了道德人格的最终结果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与快乐不同,是正义的回报。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0-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闻桐;;从社会契约论和国家观看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2 刘学坤;;自然道德与社会道德——论卢梭的道德观[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3 徐声慧;;卢梭教育伦理思想浅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4 杨帆;;从《爱弥儿》探究卢梭的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S1期
5 邓春雪;;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关于卢梭“自然人”理想人格之阐释[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石;;卢梭的自由理论:批评与辩护[J];政治思想史;2011年02期
7 景敏娟;;论卢梭的人性观及伦理观[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方兰欣;吴丹;;卢梭自由思想及其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1278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27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