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教育意涵
本文关键词:叙事的教育意涵
更多相关文章: 叙事 叙事教育 教育意涵 教育功能 教育方法
【摘要】:叙事不仅是人们的生存方式、艺术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叙事的教育意涵表现在于,叙事教育在传统的"言传身教"教育过程中发挥基本的教育功能,也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叙事发挥教育功能具有明确的认知、动机和记忆等心理学理论基础,叙事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有赖于对深入人心的叙事加工心理机制的把握和对叙事传输影响因素的控制。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WT001)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叙事,通俗地讲就是讲故事。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交往中,人有表达自我和了解他人的基本动机,而叙事无疑是人们表达自我和了解他人的最朴素、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在文化形态中,起初,叙事是文学艺术方式。文艺叙事之所以为人们喜闻乐见、雅俗共赏,也在于它们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慧;;论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J];中国德育;2006年04期
2 辛自强;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张增田,靳玉乐;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李灿南;;叙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1年12期
5 任丹凤;;对教育叙事和叙事教育的功能及意义的解读[J];教育探索;2009年12期
6 李西顺;;故事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11期
7 严进;杨珊珊;;叙事传输的说服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伟;陈遇春;王革;;农林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2 黄丹霞;李力;;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3 秦萍;柯美中;;“后进生”的成因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韩瑞杰;;谈怎样学好语文——培养语文自学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张爱欣;;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李佳;;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注意分配差异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7 刘宝玉;;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情绪的心理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陈安琪;叶木华;;从自由体操与街舞动作特点看运动技能迁移[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6期
9 康新;;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实现保险营销组织管理创新[J];保险研究;2008年01期
10 李丹;陶晋;覃京燕;;影响人时间知觉的因素分析及在设计上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超群;俞平;;贝克认知疗法在纠正航海类大学生不合理信念中的实践运用[A];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郁;;一例关于留守儿童性格状况的实证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丹;;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琳;杨慧慧;;心理知觉与旅游决策研究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琦;;论中医体质理论体系的构建[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林锋;组织内部情绪表现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胡志斌;法官素质养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和林;弈的奇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邱明;语义相似性度量及其在设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石路;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邓瑞芬;执行主体动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海燕;非言语交际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小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鹏飞;从“亲亲相隐”谈我国窝藏、包庇罪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菊凤;以人为本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9 顾晓霞;技术创新人员成就动机与心理契约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录华;关于激发兴趣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刘良华;;教育叙事:一种研究态度[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年07期
3 王鹏;;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解读教育“叙事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张祥云;人文教育:复兴“隐喻”价值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李西顺;;故事:一种德育课程[J];教学与管理;2011年28期
7 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8 曹永国;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7期
9 提秀雷;;教育叙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漪蓉;互说故事疗法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2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30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