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高校翻转课堂模式探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信的高校翻转课堂模式探究
【摘要】:翻转课堂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已发挥优势,然而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研究和应用R仍相对较少。微信作为大学生社交的常用工具,在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此,探讨微信与教育相关的功能和机制,探究基于微信的高校翻转课堂课前、课上、课后的运行模式,并分析基于微信的高校翻转课堂可能会遇到的局限性和挑战,以期为微信及相关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翻转课堂等教育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34;TP311.56
【正文快照】: 翻转课堂是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进行反转,从而改变传统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学习过程翻转过来,使学习者在课外完成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由于翻转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丽;陈舜青;;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3年09期
2 苟胜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运用研究——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4年03期
3 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4 李艳丽;;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育学教学模型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5 陈红普;褚振华;;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思考[J];福建电脑;2014年08期
6 蔡晓丽;陈舜青;;“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张波;;公共计算机技能培养模式—RST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36期
8 隆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年06期
9 卢志翔;刘泉生;;翻转课堂模式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年22期
10 张国荣;;艺术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2 李燕;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朱凯歌;基于电子双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黄琰;基于DBR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海娟;颠倒课堂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邵明杰;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万霞;电子双板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赵莹莹;“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林才英;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2 陈惠琼;;基于Blending-Learning的协作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3 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1期
4 马秀麟;衷克定;金海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7期
5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9期
6 Janette Hill;Michael Hannafin;钟志贤;;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1期
7 邬彤;;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霞;;新课堂模式解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2 郝玉科;;“三梳”“双问”课堂模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年Z6期
3 黄雪梅;;“2/3有效课堂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西教育;2012年34期
4 杨国珍;;“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3年05期
5 刘优;;“物理幸运52”课堂模式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4期
6 丁聪;素质教育课堂模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04期
7 孟繁英;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8 吴兴锐,盛太顺;激活课堂 培养能力——浅谈“趣、疑、思、创”数学课堂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7期
9 付莉;新课堂模式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4年05期
10 周灵敏;关于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的探索[J];河南科技;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芬;;浅谈如何使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更有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2 朱立峰;;论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杨夏菲;;浅谈卓越课堂模式下小学生开放型体育课的调控[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4 刘明;;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5 耿素云;;改革课堂模式 尝试分类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阚永宽;;重视发挥教师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7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李庆华;马凤;;提高课堂效率,从课堂模式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9 陆战伟;;农村中学“五步教学”课堂模式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李庆华;马凤;;提高课堂效率,从课堂模式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晨 昊坤;《全优设计》,,打造45分钟最佳“课堂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四川省邻水中学实验学校 任文睿;初中语文三分课堂模式初探[N];四川科技报;2010年
3 长垣县樊相镇一中 杨红伟 杨秉义;“五让六环节”课堂模式初探[N];新乡日报;2010年
4 旬邑 王斌;素质教育目标教学课堂模式初探[N];咸阳日报;2010年
5 刘淑真 温泉县哈日布呼镇中心小学;课堂模式改革带来的变化[N];博尔塔拉报(汉);2012年
6 宋怀忠 刘少华 张天锦 记者 汪江婷;探索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让教育为生命增辉[N];广元日报;2012年
7 张红纺 邓志杰;体现课程改革全新理念 探索课堂模式创新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王邦建;夹江:外小导学型课堂模式显成效[N];乐山日报;2009年
9 湖北省沙洋县长林中学 王顺安;创建新课堂模式[N];中国教师报;2014年
10 ;课改是教改的关键[N];中国教师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基升;黄梅县“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案例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2 龙之秀;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模式病象探源及其应对策略[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3 毕宁;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魏庆;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海娟;颠倒课堂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新新;“导学案”高效课堂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笑黎;初学者“一对一”课堂模式教学设计[D];西北大学;2015年
8 罗少华;中美翻转课堂实践案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林红美;“15201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赵桐;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2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30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