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推进绍兴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域性推进绍兴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 出处:《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1985年到2020年,绍兴教育现代化征程分为"两个十八年",即从自然融入阶段(1985-2002年)演进到自觉推进阶段(2003-2020年)。从绍兴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四条基本经验,即找准发展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强势推动,区域整体推进;坚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务实改革创新,增强教育活力。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必将向着更高水平迈进。围绕加快推进绍兴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出六条建议:发挥指标体系的导向和监测评价的推动作用;用大教育观的思维方式谋划市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着眼教育品质提升切实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提升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努力造就更多优秀教师和杰出教育家;切实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Abstract]:From 1985 to 2020, Shaoxing'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journey was divided into "two eighteen years". That is, from the stage of natural integration from 1985 to 2002) to the stage of conscious promotion from 2003 to 2020. From the Shaoxing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e. Four basic experiences of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are summarized, that is, to find the right development goal and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The government pushed forward strongly, the whole region pushed forward; Adhere to the equity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racti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education. Facing the futur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s bound to move forward to a higher level, focusing on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Shaoxing. Six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giving play to the guidance of the index system and the promotion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To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education with the way of thinking from the view of big education;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chools;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eg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Strive to create more excellent teachers and outstanding educators; We will earnestly rais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基金】: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序号1255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现代化运动率先在发达地区掀起。顺应社会大变革,绍兴教育在转型中实现追赶超越,教育航船正在加速驶向现代化的彼岸。从绍兴教育现代化的演进和形态看,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特征比较明显。梳理绍兴市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并对其未来走向进行前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寅初;;苏州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教育;2007年Z2期
2 朱文学;;学有优教:区域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内涵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4期
3 刘希平;;教育现代化的使命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施杨;童举希;;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施杨;童举希;;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吉顺育;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产出效果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杰;;区域教育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3期
2 鲍寅初;皇甫志新;任苏民;;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的困境反思与生机探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9期
4 郭志族;;区域教育创新的五种关系[J];人民论坛;2012年01期
5 吕寿伟;;论区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6 缪杏元;优化区域教育环境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1999年05期
7 ;马来西亚希望成为本区域教育中心[J];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01期
8 滑文革;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努力目标群”——福建省南安市对教育现代化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9 康德山;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10 王绽蕊;区域教育发达程度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邓大一;;跨区域校际联盟深化区域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2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3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4 刘明;邹长海;;区域教育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罗明东;陈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周满生;;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与政府宏观教育政策调整[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小兵;;反梯度推进:区域教育投资的战略选择——兼与“区域教育投资的梯度推进论”商榷[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毛桂芬;袁为民;;北京市东城区教育文化研究[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黎晓东;以思想大解放开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新局面[N];邯郸日报;2007年
2 徐娜姿;我市全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N];宜兴日报;2007年
3 记者 辛瑞玲;龙湖构筑区域教育“民生工程”[N];汕头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刘粉莉 陈剑琦 记者 艾丹青;首届文晖论坛,专家聚焦区域教育发展[N];杭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江芸涵;全国区域教育发展 特色示范区花落武侯[N];四川日报;2009年
6 何成银 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新区域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赖配根;焕发区域教改的生命活力[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本报通讯员 李红梅 本报记者 梅云雄;探索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新途径[N];三峡日报;2013年
9 江苏省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曹少华;引领名师工作室与区域教育相连[N];中国教育报;2013年
10 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 孙鹤娟;使教育资源流在区域内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舜;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喜云;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隋娟;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机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白云;论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济洲;广西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柳颖;县域教育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范卫萍;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石艳;我国区域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5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35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