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突破与转型:数字校园及其智慧化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01-09 05:25

  本文关键词:突破与转型:数字校园及其智慧化发展趋势 出处:《中小学管理》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校园 智慧教育 云技术 普适计算 协同服务 信息生态观


【摘要】:当前的数字校园建设面临新的发展转型,我们应对数字校园发展的技术新动力给予充分关注。未来社会将是虚实融合的世界,将出现以语义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普适计算技术与实时协同技术为主要依托的智能计算模式。智慧化是数字校园的发展趋势,其核心特征是教育信息的无缝流转、教育数据的集成融合、教育业务的有效协同、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智能服务。数字校园智慧化发展要实现教学转型、课程转型、学习转型、管理转型、评价转型和学校转型。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currently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of power transformation, we should give full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ampus. The future society is the fusion of the virtual world, will appear in the semantic web technology,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pervasive comput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real-time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based Intelligent Computing model.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gital campus, its core characteristic is the seamless transfer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data, effective cooperative education business,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telligence services. The digital campus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learning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当前的数字校园建设面临新的发展转型,我们应对数字校园发展的技术新动力给予充分关注。未来社会将是虚实融合的世界,将出现以语义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普适计算技术与实时协同技术为主要依托的智能计算模式。智慧化是数字校园的发展趋势,其核心特征是教育信息的无缝流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荣怀;;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及战略重点[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08期

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4 余胜泉;陈玲;;1:1课堂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1期

5 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8期

6 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5期

7 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1期

8 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红;;论信息化教学在英美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张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徐芳;浅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周玉滨;付国鑫;宋海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5 刘高潮,郑小平,赵永恒;信息技术与天文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WebQuest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孔颖;;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孙莹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征及应用研究[J];才智;2009年02期

8 罗孝银;罗宏莉;夏先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赵春辉;;新世纪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关于日语实践语法课的解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严东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林爱兵;;新媒介时代受众:媒介素养、媒体素养和传媒素养教育[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骆丽璇;;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 周述璋;刘林;张瑞秋;;信息技术与工程图学教育[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倪正辉;;融合进行时: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常态化有效应用的探索[A];201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化学习现场观摩研讨论文集[C];2013年

9 李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慧;后工业社会视野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山西大学;2011年

3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简婕;支持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剑锋;非面对面CSCL交互行为促进策略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春菊;生物概念图教学对普通中学高二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晓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倩;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D];苏州大学;2010年

4 魏会廷;高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自我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丽敏;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覃艳艳;生命视野下的员工培训方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奚天玉;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颖;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禹莉;基于“农远工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苗杰;胡铮;田辉;;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3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余胜泉,陈玲;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上)——关于ME命题的论证[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7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8 黄幼菲;;泛在图书馆与图书馆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探析[J];重庆图情研究;2013年01期

9 彭希林;周军铁;李苗;;论学习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Z1期

10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普;;泰山医学院数字校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2 范晓云;;构建数字校园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0期

3 蔺跟荣;曹课兴;;基于数字校园环境的教学模式探讨[J];榆林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陈奕望;;把握本质 建设和谐数字校园[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02期

5 傅霖;张凡;江魁;;高校数字校园探索与信息标准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07期

6 杨生玉;;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校园资源建设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9期

7 舒畅;;知识共享 服务创新——联奕数字校园整体解决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年02期

8 李小春;;多用户博客系统——建设数字校园的利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年04期

9 张云飞;;让数字校园建设插上“特色”的翅膀——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年08期

10 刘明汉;;数字校园平台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切入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贤年;张绍山;韦法运;侯阳存;;“数字校园”建设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吕贤年;张绍山;韦法运;候阳存;;“数字校园”建设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3 李济洪;;构建高可用的数字校园公共服务平台[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明鑫;魏海平;王欢;刘玉峰;;数字校园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占科鹏;邢程;邵伟;;走出数字化校园建设误区,构建智能型数字校园应用系统[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郭晓明;张巍;刘化总;;浅议高校数字校园中的信息集成[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钟健;;六步并举 创建和谐校园[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桂德竹;;基于WebGIS的数字校园相关技术探讨[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升平;林丹;;用IRP指导“数字校园”的建设[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学明;刘柏嵩;;基于J2EE的数字校园系统表示层的设计[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风月;洪恩数字校园智能化校园解决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王志欣;“数字校园”动起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吴剑;“数字校园”试点项目工程在山南启动[N];西藏日报;2010年

4 ;“数字校园”试点项目工程在山南启动[N];山南报(汉);2010年

5 记者 刘全洲 通讯员 吴剑;我区首个农村“数字校园”投入使用[N];拉萨晚报;2010年

6 记者 李晓波 通讯员 金龙;西藏电信力助“数字校园”建设[N];人民邮电;2011年

7 本报记者 郜云雁 俞路石;传统教育出版社深度涉水数字校园[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 蒋东兴;基于云服务的高校数字校园日臻完善[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钟晓昕;走进清华数字校园[N];电脑报;2002年

10 李奕;建设第二代移动数字校园 探索教育信息化新思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项闪飞;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乐;数字校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8年

3 胡凡玮;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建设规划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09年

4 刘铁英;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数字校园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5 郭麟;江西电大数字校园规划与设计[D];南昌大学;2012年

6 刘慧;中学数字校园系统的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德峰;数字校园规划、设计及建设[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万芳;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数字校园”建设规划设计[D];南昌大学;2007年

9 荣志红;数字校园到离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周伟;面向数字校园的异构数据整合的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0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00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