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县“特岗教师”社会适应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S县“特岗教师”社会适应策略研究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教师补充的创新机制,“特岗计划”在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特岗教师”队伍做了大量研究,而较少研究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关注作为实践主体的“特岗教师”群体在适应这一特殊身份时所采取的策略与回应。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S县三所学校16名“特岗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与观察,从物质生活、职业适应、人际交往及心理情感四个层面呈现“特岗教师”的社会适应状况及所面临的适应困境;同时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理论,阐释作为能动性主体的“特岗教师”在农村环境下是如何采取策略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农村环境;进而分析影响“特岗教师”社会适应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特岗教师”社会适应能力与水平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深化对“特岗教师”群体适应适应状况认识的同时,有利于改善该群体的社会生活质量水平,为“特岗计划”实施的相关主体部门提供意见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on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 special - gang teachers " in the rural environment from different angles ,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 special - gang teachers "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世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9年08期
2 亓永顺;;高校体育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实现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3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4 刘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来自贵州省的实证调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7期
5 王征;;试论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问题[J];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6 邹泓;刘艳;李晓巍;张冲;;中国七城市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综合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刘晓筝;;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期心理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刘小英;;试论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谢军;学生的社会适应素质与学习动力[J];交通高教研究;2000年02期
10 王波,李芳英;中专学生社会适应困难原因和对策[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晖;邹泓;张冲;许志星;;中国七城市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综合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明宝;;心理断乳与社会融入:毕业大学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俊;邹泓;刘乔;;青少年情感自主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鹏;邹泓;;人格、问题解决能力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余益兵;邹泓;周晖;侯娟;;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其明;李彩娜;;纵向研究:中学新生的社会适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明粤;陈会昌;;11岁儿童在群体游戏中的资源竞争类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郝晓玲;王英春;;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及其与体育运动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杨阿丽;方晓义;;父母冲突、儿童的认知评价和应对风格及其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范惠玲;;谈谈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及矫正[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珉琦;34条指引教你做健康北京人[N];北京科技报;2011年
2 舟心;有效引导民工再社会化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方芳;北京人健康指引终版发布[N];北京日报;2011年
4 袁浩龙;“心理防卫过度”不利健康[N];中国老年报;2003年
5 程兆盛 陈静;人类健康的四个层次[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体育,塑造健康体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仲崇山;把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N];新华日报;2005年
8 本期调查执行:周明宝 指导老师:王小章(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毕业一年,你们还顺吗?[N];浙江日报;2005年
9 袁浩龙;心理·心理活动·心理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10 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心小学 吴霞光;体育教学解决社会适应问题[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惠敏;亲师关系与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巧瑜;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量表的研制及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2 孙雪冰;小学生羞怯与自尊、社会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从慧;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席洪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t,
本文编号:141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1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