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CT扫描和3D打印可视化技术构建石油工程Solid Learning教学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1-13 22:11

  本文关键词:基于CT扫描和3D打印可视化技术构建石油工程Solid Learning教学新模式 出处:《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 石油工程 CT扫描 D打印 可视化模型


【摘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构建石油工程专业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首先基于CT扫描建立真实的数字岩心模型,利用优化提取算法提取其孔隙网络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传统方法不可见的真实模型,最后将打印出的实物模型应用于实验实践教学。应用效果表明,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使地下原本不可见的油藏模型可视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意识,提高了实验及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种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教学新模式。
[Abstract]:The goal is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Firstly, the real digital core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T scanning, and the pore network model is extracted by optimizing extraction algorithm. Then th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al model which is invisible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Finally, the printed physical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id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can visualize the hidden reservoir model,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onsciousness of exploration,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t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high quality talents and is a new teaching mode with great prospect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2014-JY-05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QN201336)资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性教学改革项目“油藏工程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YK201308)
【分类号】:TE319-4;G434
【正文快照】: 1 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石油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石油工程专业实践应用性很强,且油气资源储存在几千米深的地下,专业涉及到的概念多且抽象不易理解。目前传统常规实验教学中的岩心驱替实验只能给出一些像孔隙度、渗透率等的宏观参数,而岩石孔隙内部结构及油气水流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萍;;3D打印及其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8期

2 夏惠芬;翟上奇;冯海潮;殷代印;马文国;王影;;基于CT扫描技术的岩心孔隙配位数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04期

3 李亮亮;赵玉珍;李正操;林元华;潘伟;闻星火;;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02期

4 李青;王青;;3D打印:一种新兴的学习技术[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5 刘华东;;构建“三三三”培养体系 推进本科教育迈向更高目标[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18期

6 戎帅;滕勇;乌日开西·艾依提;张春浩;李珈萱;季明华;李强;邢叔星;;基于3D打印技术的腰椎多节段峡部裂个性化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21期

7 李小丽;马剑雄;李萍;陈琪;周伟民;;3D打印技术及应用趋势[J];自动化仪表;2014年01期

8 花燕锋;张龙革;;3D打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翠;胡小强;蒋逸皇;;3D打印技术及其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年06期

2 李华阳;李潮流;周灿灿;胡法龙;李霞;邹友龙;;致密砂岩储层测井数字岩石物理研究需求、进展与挑战[J];测井技术;2014年02期

3 张慧;郭艳玲;赵德金;于志祥;;松木粉/聚醚砜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选择性激光烧结试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4 刘金畅;;3D打印技术以及应用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34期

5 胡慧慧;马文忠;董磊;;自控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年06期

6 王聪聪;詹仪;;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出版与印刷;2014年04期

7 陈凯;王贺云;贾鑫;吕银;马彦青;;浅析3D打印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5年08期

8 王海龙;;基于3D打印技术在铸造选修课程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年09期

9 孔强夫;周灿灿;张艳;李霞;李潮流;胡法龙;;基于数字岩心岩石电性数值模拟方法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2期

10 李坚;许民;包文慧;;影响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多元材料混合智造的3D打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本固;尹念东;;基于Unity3d的虚拟车削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A];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历史地图教学中的现代技术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正玉;小学3D打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杨高云;小学“3D打印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佳;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拓展课程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扬;STEM教育视野下的科学课程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娜;石油储层岩心微孔变化与流体流动关系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7 陈大智;基于3D打印模具设计制备镍钛合金及钴铬钼合金医学植入材料的工艺和材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8 龚洪峰;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罗中明;3D打印算法研究及应用[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10 张斌;3D打印驱动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钰;;神经教育学对探究式科学教育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2 张顺康;陈月明;侯健;施晓乐;;岩心CT微观驱替实验的图像处理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1期

3 王瑞飞;陈明强;孙卫;;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J];地球学报;2008年02期

4 孙卫;史成恩;赵惊蛰;赵蕾;;X-CT扫描成像技术在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_2储层为例[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5 朱学彦;孔寒冰;;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探究——美国STEM学科集成战略解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6 倪文飞;池永龙;徐华梓;林焱;黄其杉;毛方敏;;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12期

7 汤翟;何风;;基于最大类间方差遗传算法的岩心CT扫描图像分割方法[J];国外测井技术;2010年05期

8 李涤尘;田小永;王永信;卢秉恒;;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J];电加工与模具;2012年S1期

9 Johnson,L.;AdamsBecker,S.;Cummins,M.;Estrada,V.;Freeman,A.;Ludgate,H.;张铁道;殷丙山;殷蕾;白晓晶;;国际教育信息化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NMC地平线项目;龚志武;吴迪;陈阳键;苏宏;王寒冰;;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宗刚,阎福红,何庭会;石油工程企业如何实施品牌战略[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年05期

2 杨红梅;试论石油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与质量控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李青松;;跨国石油工程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宋志宗;;石油工程项目的采购和施工成本控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03期

5 杨志芳;池永才;蒋铭玲;;石油工程服务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11期

6 马晓红;陈吉华;邓江浩;杜中闻;;用和谐文化促企业发展——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和谐发展纪实[J];中国石油企业;2008年06期

7 侯浩杰;;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笔谈(3)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国际一流石油工程公司[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04期

8 张树友;;石油工程在国际市场应走何种发展道路?[J];中国石化;2009年03期

9 王庆成;;石油工程服务行业技术人才培养探讨[J];经济师;2009年06期

10 石华;;开启石油工程大发展的新里程——访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主任袁政文[J];中国石化;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永正;赵秀英;杨军;;石油工程液体表面界面特性的测试[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慈群;邓英尔;;有弥散和吸附的椭圆渗流[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刚毅;推进国际石油工程业务持续稳定发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王胜利;胜利油田多举措培养海外石油工程人才[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通讯员 李江辉 梁子波 记者 孙明河;胜利油田成立创新基金会[N];科技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鑫轶 蔡廷永;石油工程航母起航[N];中国石化报;2012年

5 记者 赵士振 丁大雷;胜利油田打造石油工程铁军[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记者 仇国强;打造石油工程铁军促中国石化发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记者 赵士振;胜利油田扬长补短打造石油工程铁军[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记者 奚震;中国石化成立石油工程管理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刘云鹏;海外石油工程管理规范高效[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记者 蔡廷永 李泰豫;聚“散”为“整” 提升质量效益[N];中国石化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海峰;石油工程企业创新型员工评价与激励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于敬波;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服务“走出去”战略的探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王珞;石油工程造价分析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王俐;石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招评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5 龚国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吕哲海;境内外一体化下的石油工程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李志东;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王军;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王国平;石油企业石油工程板块资产经营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杨旭;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0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20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3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