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平台生态指数开放评价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 在线教育 网络学习平台 生态特征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开放评测 出处:《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展四个阶段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设计了一套反映网络学习平台的生态特征的三级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采取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群体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该评价体系所建立的开放评测网站,能为用户提供开放评测服务,以评估各类网络学习平台的生态特征。
[Abstract]:Based on the judgment of four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arning platform, this paper combine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A three-level index system is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b-based learning platform. The evaluation system adopts the grou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empower each index. Based 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he open evaluation websit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users with open evaluation services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网络学习平台以资源建设与应用为纽带,把教学者、学习者、资源制作者、服务提供者等紧密联系起来。它既是人与技术的融合点,也是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水平及其物质呈现、学习者的期望和最终收益相互交汇、激荡的地方,因而是网络学习的核心和决定网络学习效果的关键一环。研究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环境评定指标体系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2 刘钰;董楠;韩峰;王玉恒;乔登江;;群体AHP方法在复杂系统易损性分析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08期
3 殷旭彪;陈琳;;论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5期
4 王涛;;从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理论看网络学习平台的进化[J];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盛峰;安徽电大网上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杨亭亭;广播电视大学网上课程学习环境的调查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杨莉莉;李爽;;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及其应用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乐军;远程教育网上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模型的系统化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5 罗发奋;袁松鹤;;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研究及划分[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6 王志军;余胜泉;;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7 陈君贤;;网上教学过程评价标准的构想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袁松鹤;邱崇光;刘丙利;;国外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评价研究的综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袁松鹤;邱崇光;;虚拟学习环境与虚拟学习环境开发工具的概念辨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唐鸣;;技术视角上的信息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心;经济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及扩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媛;对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改进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晓旭;基于B/S模式和JSP技术的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丽霞;基于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多元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原;绩效技术在精品课程效果评价中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敏斯;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绩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李翔宇;微格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7 蒋宏锋;运输问题的直接算法[D];中南大学;2002年
8 李爱娟;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危文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褚芸芸;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远;开放大学的网上教学:亚洲地区七国九地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9期
2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3 郭文革;;网络学习“入侵”课堂……[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6期
4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5 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杜建霞;范斯·A·杜林汤;安东尼·A·奥林佐克;王茹;;动态在线讨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的深层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7期
9 任友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建构[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10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汉美;网络学习平台模式创新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宋吉祥,吴学贤,杨成;网络学习平台的类型与功能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年09期
3 ;研究性学习氛围与网络学习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12期
4 徐鹏;王永锋;王以宁;;中英高等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4期
5 吴鹏泽;;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媒体素养提高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魏钧;李晓;;大学生网络学习平台的技术等级与实现方式[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7 陈翠微;李晓飞;;网络学习平台模型的实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魏新民;;高职院校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徐君;;基于记忆结构模型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21期
10 张新楠;王建民;刘树郁;;基于Podcast+iPhone SDK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成勇;;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导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菡;贵州省党委(党组)中心组网络学习平台开通仪式在筑举行[N];贵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赵波 特约记者 李典胜;武警南昌市支队 精心打造网络学习平台[N];解放军报;2010年
3 孙川;全景赛斯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4 张卫东;构建网络学习平台[N];贵州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马静t,
本文编号:1454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5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