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开放教育资源平台教学有效性研究——基于学习者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15 21:51

  本文关键词: OER 开放教育资源平台 教学有效性 学习者视角 实证研究 出处:《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调研了国内外二类12个开放教育资源平台,基于"有效应用问卷"和"深度学习问卷"从技术自身的特点和促进学习者的深度有意义学习两方面评量开放教育资源平台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六点结论:一是开放教育资源契合学习者学习需求;二是各类非学历特色课程受追捧;三是开放教育资源平台还远未发挥技术的应有优势;四是课程粘性与教学设计水平有待提升;五是开放教育环境中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亟待提高;六是人口学变量对深度学习影响显著。研究从五方面提出提升开放教育资源平台教学有效性的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导向和高校科研引领,组建国家开放教育平台课程质量检测中心;二是完善混合学习模式、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学分互认机制推动其应用水平;三是继续完善个性化和智能评价支撑的技术平台;四是以促进"人机优化整合"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抓手,提升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五是建立开放学习的分层培养框架。
[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s 12 domestic and foreign open education resource platforms. Based on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questionnaire" and "Deep Learning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en Education Resource platform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itself and the promotion of learners' deep and meaningful learning. The study draws six conclusions: first,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meet learners' learning needs; Second, all kinds of non-academic courses are sought after; third, th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 platform is far from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echnology; fourth, the curriculum stickiness and the level of teaching design need to be improved. Fifth, the learner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the ope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Sixth, demographic variabl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depth learning. The study puts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open education resource platform: firs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gui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t up the national open education platform curriculum quality testing center; second, perfect the mixed learning model,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and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its application level; thir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individualized and intelligent evaluation support technology platform; The fourth is to promote "human-computer optimization integr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s the grasp to improve learners' in-depth learning ability; fifth, to establish a hierarchical training framework for open learning.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创新有效教学的模式研究”(ECA130374)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智庭;余平;;OER典型项目的剖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2 吴南中;;理解课程——MOOC教学设计的内在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3 钟志贤;肖宁;;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徐辉;李薇;;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宣言——写在《学会生存》发表40周年之际[J];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5 祝智庭;闫寒冰;魏非;;观照MOOCs的开放教育正能量[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6 余亮;黄荣怀;杨俊锋;;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7 王志军;;迈向学习与研究的开放时代——再访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8 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5期

9 黄荣怀;郑兰琴;杨俊锋;;信息化学习视域中的开放学习质量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10 杨满福;;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蔚;叶波;;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君;;大学英语教师有效教学能力发展的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方媛;;浅析课堂有效教学理念及实施策略[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向军;肖云龙;;大学师生有效交往的实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王龙;;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6 刘冲;李萍;;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7 严大虎;陈明选;;注重理解的多媒体学习软件设计及其实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8 王福胜;刘少雪;;互联网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陈小功;;新课改下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08期

10 李冬;;《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玲;屈代洲;;关于提高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雨;曾蒙田;;开放在线教育平台及课程体系[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Li Sun;Min Sun;Zhiguo Zhao;;Effective Teaching System Building of Applied Engineering Colleagues For the Employment[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连秋菊;;CMOOC课程模式下Coursera平台构建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沈琴;;Coursera&Edx平台的对比分析及其对当前MOOC发展的启示——以《史记》&《二十一世纪西方音乐》课程学习为例[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齐元沂;王腊梅;张永忠;;MOOCs背景下的流动学习课程设计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吉乐;英语写作反馈模式的效能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刚;;网络情境下成人深度学习策略的培养[J];成人教育;2006年10期

2 塞博·阿尤士 ,李亚婉;爱尔·库兹开放大学所面临的挑战[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11期

3 蒋成凤,魏志慧,师书恩;网络学习障碍分析与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1期

4 Fathi Elloumi,肖俊洪;价值链分析:从战略的角度看在线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1期

5 王龙;;发展、应用、合作和可持续性——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解读[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6期

6 刘莉;;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焦点与轨迹——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的几点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6期

7 王丽;谈云兵;;基于博客的深度学习研究——以苏州教育博客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2期

8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9 徐红彩;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海珠;欧少闽;郑少燕;杨棉华;蔡琮;;浅议如何搭建集服务、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区域教育资源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2期

2 易烽;程茜;;高职教改中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探究——以《计算机组装维护》为例[J];科技信息;2012年12期

3 韩苏;;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问题的探究——如何提高用户体验[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年03期

4 ;幼儿园主题活动数字化资源平台[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年12期

5 张鹏飞;国之源资源平台通过专审[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5期

6 金一峰;;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J];职业;2013年17期

7 李翠轻;郭军城;;高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发展趋势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30期

8 韩苏;;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问题的探究——教育资源效用性分析[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年04期

9 张慧;;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庞立欣;赵烁;周智男;;基于网络化、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来茂德;沈岳良;盛弘强;陈俭;马丽琴;;数字病理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建议[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2 闵友钢;王良鸣;;SMG内容资源平台的规划与设计[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3 汤雷;龚炜;郑立捷;刘朝骏;;浅析船舶行业CAE计算资源平台建设[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石巍;丁桂玲;吕丽萍;刘之光;;蜜蜂资源平台建设项目[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丁桂玲;石巍;吕丽萍;刘之光;;蜜蜂资源平台建设项目[A];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蜜蜂育种与授粉功能研究室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养蜂学会蜜蜂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暨中国养蜂学会蜜源与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凌林;微软开通“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资源平台”[N];中国企业报;2004年

2 姜慧丽 易筱南;四方区成立服饰产业公共资源平台[N];青岛日报;2010年

3 记者李悦;淘数科技:国内最大数据资源平台正式启动[N];秦皇岛日报;2010年

4 商报记者 张晓东;裕惠大厦变身首都创新资源平台[N];北京商报;2011年

5 记者 高亚兰;我国将加快检测资源平台建设[N];国际商报;2010年

6 ;微软助成长型企业腾飞[N];电脑商报;2004年

7 赵艳琴;青岛服饰产业公共资源平台启动[N];中国服饰报;2010年

8 周伟涛;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首要突破口[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黄蔚 李凌 实习生 黄建华;把信息化打造成教育“光辉里程碑”[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吴颖慧;给中小企业信息化一个理由[N];证券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倩楠;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虚拟化资源平台研究与评价[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宋爱华;铁岭市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海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新兵;兰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符永灵;基于责任模式资源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赵超;数字出版资源平台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7 杜永刚;面向服务的教育资源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贵宇;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9 李黎明;云南艺术学院共享型设备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程伯文;基于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3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13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1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