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虚拟生存的现实瓶颈与突围路径
本文选题:教师 + 虚拟生存 ; 参考:《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年05期
【摘要】:教师虚拟生存是教师为了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存价值与意义、提高生存质量,以各种数字化符号为中介,在虚拟世界或网络世界中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存活动。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生存方式,教师虚拟生存的崛起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但也面临着教师虚拟生存意愿较为淡薄、虚拟生存能力亟待提高、虚实共生机制尚未形成、教师虚拟生存制度不够完善、虚拟生存技术条件不够成熟等方面问题。为此,需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虚拟生存价值、增强教师虚拟认同意识,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网络生存素养,确立虚实共生的生存图景、建立虚实和谐共生机制,强化学校信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环境,以便推动教师虚拟生存的健康、有序发展。
[Abstract]:Teachers' virtual existence is a purposeful and conscious survival activity in the virtual world or the network world, which realizes the surviv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akes various digital symbols as the intermediary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eachers' life. However, as a new way of living, the rise of teachers' virtual existence has its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realistic rationality, but it is also faced with teachers' weak willingness to survive, and the virtual survival abi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The mechanism of virtual reality symbiosis has not been formed, the system of teachers' virtual existence is not perfect, and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virtual existence are not mature enoug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guid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virtual existence value correctly, to strengthen teachers' virtual identity consciousness, to strengthen teachers' educ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to promote teachers' network survival accomplishment, to establish the existence prospect of virtual reality symbiosis, and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ymbiosis mechanism of virtual rea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virtual existenc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information culture and create a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2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08期
3 叶启政;虚拟与真实的浑沌化——网路世界的实作理路[J];社会学研究;1998年03期
4 唐少杰;网络问题的哲学断想[J];学海;2000年06期
5 林秀钦;黄荣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与行为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9期
6 何明升,李一军;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4期
7 冯鹏志;从混沌走向共生——关于虚拟世界的本质及其与现实世界之关系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咸友;走进知识管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吴青松;;失地农民发展社会网络的困境——以南京市郊社区“仙居雅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张秀燕;;基于3DS MAX的网络虚拟建筑场景漫游实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朱菊香;方维保;;自传式思维的文学表现——论20世纪安徽女作家的创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方国武;;世俗化的批判性叙事——晚清谴责小说的政治叙事形态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孟维娜;王毅杰;;困境中的挣扎[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林晓珊;;性别表演与性别认同:城市职业女性香烟消费的情境与实践[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斌;;网络民主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774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7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