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主观幸福感: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8-04-24 17:35

  本文选题:学习投入 + 未来时间洞察力 ; 参考:《教育评论》2015年07期


【摘要】:文章以大学生学习投入为中介变量,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文章采用问卷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及行为等方面的学习投入受到来自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极为明显的影响,并通过学习投入这一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间接影响。由此可知,学习投入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ture time insight and subjective well - being based on the input of college students .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 learning input in cognition , emotion and behavior is influenced by the insight of the future time , and the subjective well - being is influenced by the input of learning . It is clear that the learning input plays a part in med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ture time insight and subjective well - being .

【作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制度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BIA14010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编号D/2011/01/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小异;李明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许俊卿;谭英耀;侯雪莹;;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及其提升策略[J];高教探索;2014年06期

3 倪士光;伍新春;;学习投入: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J];心理研究;2011年01期

4 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5 陈灿锐;高艳红;申荷永;;主观幸福感与大三人格特征相关研究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期

6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7 庞雪;吕厚超;华生旭;;延迟满足:基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自我调节[J];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连娣;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未来时间透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霞;潘静洲;;零售企业销售人员的收入水平对于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静;;我国女性运动员性别角色冲突状况及对训练投入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刘立娜;邢乃愈;;积极心理学视阈中学习投入的概念、理论及测量[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5 魏蕾;时勘;;家长式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6 王丽霞;王丽;;在校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7 安广义;;工作投入研究综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刘天祥;;职业生涯管理作用机制研究——以IT产业知识型员工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范金刚;门金泽;;不同班级环境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差异分析[J];大众科技;2010年11期

10 朱虹;;主观幸福感及其人格影响[J];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继红;赵璧全;王玲;;绩效管理认知对高校中层干部敬业度影响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素革;卢纪华;;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唐春勇;潘妍;何显富;;企业负责任员工更投入吗?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工作投入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黄海艳;李乾文;;基于人口特征视角的研发人员敬业度差异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张娜;;国内外学习投入及其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6 吴继红;赵璧全;王玲;;绩效管理认知对高校中层干部敬业度影响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关晓宇;于海波;;员工生涯资本投资对组织的价值——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敬业和离职意向的关系[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姝琼;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业、情绪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吕厚超;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琳琳;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婷;涉农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敬业度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卫巍;高校行政人员工作满意度与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航;导游员工作倦怠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苏毓婧;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韦秀英;职业化视角下谈高校辅导员的活力[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友国;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佳欣;个人—企业价值观匹配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宏伟;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行为、员工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毕明;饭店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的整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聂玉玲;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本洁;张静;钱荣;;医学硕士研究生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4 李春英;;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2年01期

5 夏俊丽;;高中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高文欢;普彬;;特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7 王晓红,韩丰;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石满,丁新华;军校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9 王雁,孙延超,李长江,梁虹,孙宏伟;医学生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10 程俊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李清;沿海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外向性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兰花;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晖;人格特征、价值观、生活事件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晓艳;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陈美荣;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雷玉林;陕西省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李佳;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10 李加强;重庆高校青年教师应对方式、EPQ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延迟满足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2 李妍;;未来时间洞察力国内研究综述[J];才智;2012年02期

3 陈永进;目标设置理论中的未来时间洞察力[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赵小云;谭顶良;;论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内涵、结构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导刊;2010年02期

5 宋广文;鲍万杰;何文广;;中学生学习倦怠与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目标取向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4期

6 张佳蕾;崔丽珍;;我与我的对话[J];小星星(高年级);2010年04期

7 敖玲敏;吕厚超;黄希庭;;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8 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演进与理论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金哲洙;;大学生成就目标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海燕;徐学俊;李启明;;大学生家族主义及其与未来时间洞察力、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夕林;宋尚桂;;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抑郁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赵幸幸;叶浩生;;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魏连娣;;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未来时间透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肖艳双;徐大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决定的中介效应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黄希庭;;未来时间结构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张玮;何贵兵;;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未来时间取向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钱白云;王燕;郑全全;;任务经验和未来时间充裕感对计划失误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钱白云;苏倩倩;郑全全;;相似任务经验和未来时间充裕感对计划失误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宋其争;林晓玲;;中学生时间洞察力问卷的修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吕厚超;黄希庭;;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量表的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明磊;我国玉米市场供求关系进入敏感期[N];期货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魏连娣;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未来时间透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磊;大学生人格、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目标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杨海燕;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教学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颖;情绪、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延迟折扣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1年

4 柯晓扬;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麻剑;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张海银;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冯彦;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戴蒂;蒙汉大学生前瞻性人格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奕冉;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张云霞;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7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97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