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圣人与工匠——教师伦理人格的类型及其他

发布时间:2018-04-27 04:02

  本文选题:教师 + 人格 ; 参考:《道德与文明》2015年04期


【摘要】:教师伦理人格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圣人型人格和工匠型人格。这一划分不是对实际的教师人格的分类,而是代表着两组不同的精神特征。这两种人格类型各具积极和消极的社会意义。基于对人格类型的划分和各自社会意义的考察,可以深化我们对教师伦理和师德建设中某些问题,尤其是何谓好教师以及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师等问题的认识。
[Abstract]:Teachers' ethical persona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asic types: sage personality and craftsman personality. This division is not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tual teacher's personality, but represents two different groups of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The two personality types ha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ci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rsonality type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ir respective social significance, we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ethics, especially what is a good teacher and what kind of teachers our society need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G4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晓虹;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漫说三国人物之“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张早林;;个人日常社会行为:韦伯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赵玉丽;;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王敏;;试析《九章》的抒情性及艺术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台建丽;;中西式品德培育路径观相通处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叶艳明;;外儒内道——从社会意识的建立看汉赋的隐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李娉;;列奥·施特劳斯对韦伯事实与价值分野方法论的批判[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金荣权;;周代钟离国综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金自宁;;《公法与政治理论》:阐释性方法的一个样本[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10 黄华彪;李学功;黄云明;;论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及其在宗教研究中的运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刘洪岩;马宇歌;;找骂:走进“范跑跑”——网络社区作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探讨[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4 钱洪伟;薛向欣;陈红兵;;论环境治理的源头控制策略——产品设计生态化[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5 胡严艳;;美国南方旧道德摧毁的一朵玫瑰:论爱米丽的悲剧人生[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雷君;;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育法律的价值取向[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朱最新;;行政备案类型化与法治化初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戚建刚;;风险规制过程的合法性之证成——以公众和专家的风险知识运用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10 李进富;王斌;;我国海上安全中人为因素控制策略研究[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2 邓颢;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3 钱啸寅;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鲜艳;80后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崔同富;云南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戚筱池;农家书屋与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10 廖凯军;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东旺;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特征[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蔡贤军;论创新活动的精神特征[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程东旺;;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特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张乐天;;哲学要加强对文化的研究[J];探索与争鸣;1986年05期

5 白云霞;游离:梁遇春生命追求的精神特征[J];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李浩;;从阿Q的精神特征看人性的普遍弱点[J];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郝清菊;论契弗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特征[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郝清菊;试论契弗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特征[J];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9 陈华文;;地矿院校大学特色文化的精神特征与建设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06期

10 曾宪章;程瑛;;略论“五四”启蒙思想与熊佛西个体精神特征的建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于河生;;新文学交响乐中一个独特的活跃的音符——论丁玲及其创作的精神特征[A];丁玲与中国新文学——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专集[C];1986年

2 刘岸挺;;高尚心灵的史诗:《多余的话》——瞿秋白狱中心态与心史[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岸挺;;高尚心灵的史诗:《多余的话》——瞿秋白狱中心态与心史[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4 刘岸挺;;高尚心灵的史诗:《多余的话》——瞿秋白狱中心态与心史[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许诺;对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反思[N];吉林日报;2014年

2 新乡市委党校副教授 刘征孝;新乡先进群体的精神特征[N];新乡日报;2014年

3 陈一鸣;愤怒,,并超越愤怒[N];南方周末;2004年

4 党盛源;文化的与诗学的[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张恒立 (作者系南昌市政协常委、市社科联副主席);南山可移 自强不息 精益求精 英雄大气[N];南昌日报;2007年

6 杨联芬;孙犁的精神特征[N];文艺报;2011年



本文编号:1809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809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