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借鉴与传播:构建比较政策学的核心研究领域
本文选题:比较与国际教育 + 全球化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概览的视角回顾了在教育政策借鉴与传播(policy borrowing and lending)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和趋势。政策借鉴与传播是一个在学术上依托于比较教育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教育学中,针对"旅行式改革"(travelling reforms)、全球化教育政策的探索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描述了政策借鉴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历史,并讨论了四个新的研究趋势:第一,由双边框架向国际标准框架的转变;第二,学者们开始关注各国系统与个案背后的逻辑;第三,政策图景(policyscapes)概念对研究方法论的启示;第四,政策映射研究,即借鉴他国教育政策时的本土解读。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topics and trends in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olicy borrowing and le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view. Policy re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 is a research field based 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public polic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exploration of global educational policy is an enduring research subject in view of "travelling reform".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policy re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discusses four new research trends: firs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bilateral framework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ramework; second, schola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ogic behind national systems and cases; Third, the concept of policyscapes enlightens the methodology of research; fourth, the study of policy mapping, that is, learning from the local interpretation of other countries' educational policies.
【作者单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国际与跨文化研究系;
【分类号】:G40-05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宝根;;援助促进受援国发展吗?——国外发展援助有效性的学理纷争[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5期
2 何帆;唐岳华;;冷战后官方发展援助的决定因素[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4期
3 艾·妮·桑赞格尔;周蕾蕾;;亚洲增长经验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相关性——一种经济学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3期
4 郑嘉伟;;国际援助对援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来自中美日三国的比较分析[J];国际援助;2014年01期
5 黄梅波;朱丹丹;;国际发展援助的出口多样化促进效应分析——基于66个受援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5年02期
6 杨东升;刘岱;;国外经济援助与资本积累及国民福利[J];经济评论;2006年04期
7 汪淳玉;王伊欢;;国际发展援助效果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刘慧华;;对外援助的动因分析[J];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9 丁韶彬;;国际政治中弱者的权力[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T.波吉,李小科;何谓全球正义?[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鹏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娄亚萍;试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国庆;国际官方发展援助分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金永久;韩国ODA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拉海·法拉(RAHAL Farah);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黎旭坤;加拿大政府开发援助的国内道德因素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7 陈莹;软实力视角下冷战后中国、美国和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8 André Santos Siffert;游说者在美国外交中的角色[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芳;软权力视角下的日本对外援助[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大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对外援助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3 徐红亚;官方发展援助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魏雪梅;试析冷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D];新疆大学;2008年
5 雷妮达(Lopes Sanches, Leinira);对非洲的发展援助:中国的方式[D];吉林大学;2009年
6 马提丝(Jo(?)o Evangelista Tilman Martins);中国对外援助及其对东南亚发展的影响:中国—东帝汶关系的案例分析(2002-)[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逸汇;官方发展援助对FDI流入是否有促进作用[D];复旦大学;2012年
8 马克达维斯;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历史、现状和未来[D];清华大学;2012年
9 覃黎娜;中美欧对塔吉克斯坦援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Nshimiyimana Thierry;[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启林,朱成科;全球化、本土化及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使命与课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2 李现平;比较学科——理解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可能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3 卢晓中;当代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发展动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杨杏芳;文化的视角与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3期
5 王勇;比较教育学与想象的可能[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6 卢晓中,喻春兰;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项贤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傅松涛;比较教育学学科形象的科学定位——教育形态类型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于颖;;试论日本比较教育学的边缘化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的理论探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2 孙启林;与巨人同行[N];光明日报;2013年
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靳忠良;在比较中洞悉力量和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贾云海;读者·作者·朋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李现平;吾师之道 和而不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李海霞;您是否知道您为教育负担了多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介[N];光明日报;2001年
9 ;秉承百年传统 再创世纪辉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柯伟;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专家[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卫沈丽;试论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民族志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常媛媛;施瑞尔系统功能主义比较教育学理论分析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玉旭;当代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郎伊朗;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4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0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