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人教育的视角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全人模式”
本文选题:全人教育 + 全人模式 ; 参考:《教育评论》2015年01期
【摘要】:借鉴全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全人模式",应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选任"全人教师",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全人环境",发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完善"全人课程",实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课德育与智育功能的统一。
[Abstract]: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hole-person education,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whole-person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selecting "all-person teache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school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Creating "whole human environment",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school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perfecting "whole person curriculum", realizing the unit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in school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cours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基金】:南开大学2015年度青年理论研修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研究”(课题号NKTWLX-2015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伯海;李锦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03期
2 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李媛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在“落地”贵在“生根”[J];理论学刊;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海波;谢能刚;郭会娟;肖旺群;陈静波;;论设计艺术教育中的潜在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赖雄麟;;论作为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属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徐颖;;从“90后”大学生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于晓东;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王建琴;陈维;;学校隐蔽课程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以安徽芜湖市属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6 赵惠霞;;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吕健;陈金浩;;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才智;2009年36期
8 韩柏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9 张伶;;新时期制约学校道德教育的瓶颈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10 卢艳红;;道德教育视野下意义引领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俊;;青年教师在新课程结构中的优化[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孟杰;;关于研究生智德失衡及“中国梦”育才的思考[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巴玉玺;;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A];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段发明;课本革命与革命课本[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丹;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兰凤;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传兵;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丽娟;数学课堂人文价值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金霞;初中班级英语隐性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8 彭小蓉;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根;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艳;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晓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建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3 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胜利;论“全人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全人教育[J];浙江医学教育;2005年01期
3 白虹;;台湾辅仁大学全人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科教文汇;2006年02期
4 谭敏;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5 陈得媛;;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图书馆的角色转换和功能拓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S1期
6 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缘起与思想理路[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11期
7 谭敏;;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评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4期
8 谢安邦;覃玉荣;;和谐理念下的高校全人教育课程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4期
9 谢征;;寓全人教育理念于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10 倪旭东;姚春序;;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课堂渗透点研究:以《组织行为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付蓓;;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全人教育研究[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2 王生;;实施“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名校卷(江苏卷)[C];2013年
3 王生;;“全人教育”的内涵诠释[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4 汤国忠;;原野情怀下的全人教育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5 邹安川;沈燎;楼仁功;;全人教育视角下高校经济困难生援助服务系统构建初探——以浙江大学为例[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金明;;浅议大学会计专业的诚信教育[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洪宇;树立“新全人教育”理念[N];团结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志贤 通讯员 吴永文 刘丽平;松山区明德小学的“全人教育”[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3 舒旷;大学精神与全人教育[N];中国保险报;2011年
4 高林;我州明德小学实施全人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N];楚雄日报(汉);2008年
5 王报换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长、发展规划处处长、法学博士);香港高校的“全人教育”及其启示[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特约评论员 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朱健刚;“全人教育”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记者 姚卓文;提升幸福感惠及身边人[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郑日昌;素质教育就是“全人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院长 李训贵;立人立业 化育全人[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张鸯;当代青年“变”在何处[N];浙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谭敏;台湾地区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及实践[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杨婉姝;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晓东;从历史维度探析全人教育理念对体育发展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笑秋;英语教学中的全人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52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5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