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树人育才之道及其当代启示
本文选题:曾国藩 + 树人育才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曾国藩的树人育才、识人用人之道,对中国近现代一大批军政人才的培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包括:首先,"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关键在"以有恒为主"、勤劳习苦、谦谨、明强。第二,用兵行政,以选拔人才为第一义,而"人才以陶冶而成",应十分耐心地去访寻发现人才,培养教育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第三,人才随风气为转移,应以身作则地去带头转变社会风气,为人才的大批涌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曾氏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有着重要启示。
[Abstract]:Zeng Guofan's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ways of employing people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ultiv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talents in modern China. Its contents include: first of all, "all generals have no kind of each other, the saints and heroes have no kind, as long as people are willing to make up their minds, they can do it." the key lies in "giving priority to persistence," industrious and hard working, modest and sincere, and bright and strong. Second,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to select talent as the first meaning, and "talent from the edification", should be very patient to find talent, education, and good at the use of talent. Thirdly, talents should take the lead to change the social atmosphere and creat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mass emergence of talents. Zeng's thoughts still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Dream, which realizes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day.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分类号】:G40-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敬妮;熊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成长道路的分析——以湘、川籍群体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张丰清,金钊;论青年毛泽东的人学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叶昌友;毛泽东晚年对“三大主义”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4 刘国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蒋颖,欧阳勇锋,邓群;近现代湖南人才群体形成原因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6 齐卫平;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与中国先进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张勇;;论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谢昌余;;毛泽东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从《学生之工作》到《五七指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姚蓝,邓群;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念的创建和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李衍增;;还一个真实的陈独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双传学;;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8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海星;;“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10 唐展风;张胜利;;论毛泽东的早期民主观[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7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海芳;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学历结构与成长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江丽萍;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8 颜为之;毛泽东政论文语言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友;;马克思恩格斯发展代价观及其当代启示[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2 平静;陈雪樵;;天人合一观的当代启示[J];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Z1期
3 吴建良;;马克思对“发展”概念的辩证理解及当代启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宋严;;管窥马克思“社会”范畴文本维度及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12期
5 周如川;;浅论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J];世纪桥;2012年03期
6 马晖慧;;马克思法律思想的人文意蕴及其当代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7 姜建成;王萍霞;;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及当代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8 韩民青;论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选择作用及其当代启示[J];东岳论丛;1998年01期
9 费利群;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同步发展及其当代启示——列宁主义全球化理论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10 王爱华;;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磊;;马克思的生态价值思想及其当代启示[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何贻纶;;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启示——以《哥达纲领批判》为视角[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庞晓明;;第二国际后期的理论偏差、后果及其当代启示[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仙娥;万东东;;《资本论》中的生态危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黄威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技术观及其当代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黄美;;试论毛泽东的群众观及其当代启示[A];毛泽东党建思想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14年
7 韩庆林;;管子思想与安徽文化——管子思想及当代启示[A];管子哲学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问题——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全国第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边疆稳定和发展研究”首席专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邢广程;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N];光明日报;2014年
2 刘晓春;鄂伦春族生态理念的当代启示[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局长 徐建设;儒家慈善文化的当代启示[N];光明日报;2013年
4 田心铭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执笔人 双传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风及其当代启示[N];新华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磊;马克思的历史观及其当代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庆庆;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曹晓明;马克思恩格斯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及当代启示[D];渤海大学;2013年
4 解国振;恩格斯的住宅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3年
5 黄威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技术观及其当代启示[D];东北大学;2008年
6 徐飞;列宁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4年
7 李夏菡;马克思失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刘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肖海霞;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文娟;马克思的资本社会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3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5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