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8 13:37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 绩效工资政策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6期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以义务教育学校为调查对象,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教师的工资待遇、同一县域内教师工资均衡、绩效工资分配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个方面分析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后,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但是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仍然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一县级行政区域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均衡未能实现,绩效工资分配公平性缺失,政策对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不够。建议确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国家公务员身份,加大对农村薄弱地区的资金投入,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公开、透明原则,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wage policy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the performance wage policy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from four aspects: teachers' salary treatment, teachers' salary balance in the same county, performance wage distribution and teachers' work enthusia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wage policy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the salary of teachers has been improved, but the average wage level of teacher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is still lower than the average salary level of state civil servants. In the same administrative area of county level, the balanc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wages has not been realized, the fairness of performance wage distribution is lacking, and the policy is not enough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work a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civil servant status of teacher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in weak rural area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open and transparent distribution of performance pay,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incentive performance pa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7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晋堂;;教育均衡发展 重在规范教师工资待遇[J];人民教育;2008年02期

2 李孔珍;;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策执行模式分析——基于学校组织变革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段展华;;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8期

2 付卫东;崔民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2期

3 付卫东;;努力构建“以省为主”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保障机制[J];教育与经济;2013年03期

4 付卫东;桂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四省部分县(区)的调查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0期

5 付卫东;范先佐;;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我国8省40个县市的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10期

6 傅佳丽;陈秉初;;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中部地区P县农村学校的发展[J];文教资料;2008年30期

7 黄兴力;;城乡教育统筹中的互动、共同、均衡发展之道[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劳动报酬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园园;英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苏俏;新中国60年四川农村小学教师经济收入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胜利;城乡中小学教师统筹发展中的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月英;中小学择校现象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向容;中小学教师的学生观形成因素与生成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乔元正;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红琳;缩小城乡中小学教师薪酬差异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明凤;浏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洁;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效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丛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志峰;;“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该何去何从——对Z校考核方案起点、过程与结果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5期

2 李孔珍;;我国基础教育政策执行:整体推进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慧蕴;;关于实施绩效工资中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高光;;绩效工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丹妙药吗[J];辽宁教育;2013年08期

3 覃学健;杨挺;;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流动制度新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5期

4 李良智;;绩效工资:让更多的老师感到温暖和关怀更重要[J];教书育人;2011年10期

5 王岩;;英国:绩效工资“没能提高水平”[J];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23期

6 魏叶美;;教师发展:变“绩效”为“激效”[J];教育科学论坛;2012年09期

7 梁大伟;郝其福;;用“公正绩效工资”撬起教师工作热情[J];教书育人;2009年14期

8 王静;洪明;;美国公立学校教师工资制度的重大变革——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与前景[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2期

9 邓文圣;;绩效工资不妨这样[J];教书育人;2011年10期

10 刘茜;;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态度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启荣;;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启一丁;绩效工资:2009年教师的新年厚礼[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记者 程墨 实习生 罗曼;湖北出台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细则[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王晖 实习生 王庆慧;绩效工资分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N];河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周奇;本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挂钩”绩效[N];北京日报;2009年

5 湖北师范学院教授 聂亚珍;绩效工资:一把双刃剑[N];黄石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贾晓燕;10万教师有望年底领到绩效工资[N];北京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贺林平;中山:绩效工资能否力避“官效工资”[N];人民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乐;绩效工资缺乏考评“抓手”[N];文汇报;2010年

9 刁博;绩效工资 不能只让领导快活[N];中国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康劲;教师初尝绩效“五味杂陈”[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洁;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效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应平;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3 廖春林;我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5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35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