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翻转课堂热的理性思考
本文选题:翻转课堂 + 理性认识 ; 参考:《教育探索》2015年04期
【摘要】: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流程,将"知识传递"的过程放在了课堂以外,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并借助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自主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要想让翻转课堂真正为我所用,就要掌握翻转课堂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准确定位授课群体,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物质手段,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使教育的生命力真正得以体现。
[Abstract]:Flipping the classroom overturns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puts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lets the students, by watching the teaching video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abundant educational resources on the network, independently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new knowledge. In order to make the flipping classroom work for our own sake, we must grasp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flipping classroom,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lipping classroom, accurately locate the teaching group,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content, and adopt effective material means. Make reasonable evaluation way, so that the vitality of education can be truly reflected.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3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4 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年02期
5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6 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1期
7 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8期
8 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9期
9 沈书生;刘强;谢同祥;;一种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娟;程静飞;程彬;;基于播客的课堂改革——“翻转课堂”[J];轻工科技;2013年04期
2 袁德辉;;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反思[J];大学教育;2013年12期
3 吴明微;;“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年07期
4 刘炜;;“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实践、局限及其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余廷忠;聂祥荣;曾凡培;;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6 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7 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8 朱宏洁;朱峗;;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9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10 康红娜;冯军;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苏海丽;;浅谈翻转课堂在导游讲解技能培养中的应用[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德杏;;《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唐远新;陈德运;任相花;;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5 吴长伟;陈静;董树森;于翔;;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6 牟英梅;;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研究——基于MOOC,SPOC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改革[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7 董静;;翻转课堂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同军;高中物理新授课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莉;高中英语小班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玉璇;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姜雯;“颠倒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6 娄智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结构改革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宏敏;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8 刘敬;基于数字资源的问题引导式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丹;基于视频案例库的师范生电子白板技能培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焦宗芳;“小班化教育”研究与探讨[J];昌潍师专学报;1998年06期
3 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4 卢强;;基于e-portfolio高校实践性课程评价模式的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5 李霞;朱亚莉;;网络学习监控的基本策略与实施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6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田爱奎;杨瑛霞;夏天;张际平;;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及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许艳丽;马德俊;刘刚;;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9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10 张洁;;对学生个体均衡发展的思考——浅谈小班化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正元;[N];中国妇女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俏俏;3D虚拟世界“第二人生”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模式及个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大平;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网络教学交互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邹硕;小班化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思源;;“翻转”的是什么?[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年06期
2 闵婕;;教学新模式之翻转课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秦红斌;;为翻转课堂教学效益保驾护航[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6期
4 何越;;高师院校本科生“翻转课堂”理念与教学技能的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5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8期
6 高佳乐;;浅析微课程支撑下的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30期
7 黄强;;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实施[J];教育信息技术;2014年05期
8 谢广锋;;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中小学电教(下);2014年04期
9 付小倩;袁顶国;;中国式“翻转课堂”的实践困境与突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年07期
10 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8期
,本文编号:2043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4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