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相关因素
本文选题:女大学生 + 网络交往依赖 ; 参考:《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女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IIQUS)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21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绝大多数女大学生主要的网络交往方式为即时聊天(97.82%)和空间或博客(87.23%),其中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专业、不同网络重要性之间的女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呈显著差异(F=5.950,5.666,10.797,P0.01);2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网络交往依赖呈正相关(r=0.149,P0.01)。结论:家庭经济、专业和网络重要性是女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的影响因素;女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越高,其网络交往依赖程度越深。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communication dependence. Methods: 321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IIQUS and IT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mainly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et in the form of instant chat (97.82) and space or blog (87.23%). Among them, different family economic status, different majo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pendence among different importance of network.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pendence. Conclusion: family economy, specialty and network importance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pendence,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the deeper the degree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pendence.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会娜;杨曦;;试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问题与对策[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6期
2 李宝敏;李佳;;儿童网络交往的类型特征与意义阐释[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1期
3 郑璐璐;;青少年网络交往研究概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11期
4 李强;王袁媛;;大学生网络交往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分析[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5 卜荣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杜国岗;;儒家道德对网络交往的几点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7 刘一勤;;网络交往对主体行为影响浅析[J];沧桑;2011年01期
8 李薇菡,刘继红;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心理的有利影响[J];人才开发;2002年09期
9 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伦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2期
10 邓晓成;;网络交往中的身体伦理——关于身体的文化思考之三[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菲菲;罗青;魏华;;大学生网络交往量表的编制及其特点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任小莉;;青少年网络交往中自我表现策略及与其自我认同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美娟;;青少年人际依恋与网络交往关系的发展和差异[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闫隽;;网络角色及其心理效应[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罗青;李菲菲;魏华;;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个性及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晓霞;;关于网民网络交往热点问题态度的调查[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 何林;网络交往中的自我发展与提升[N];广西日报;2007年
2 肖伟胜 王书林;从知识“容器”角色中解放出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杨波;从网络交往看当代人际关系的嬗变[N];解放日报;2006年
4 关珊;将礼仪进行到底[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5 计雪荣;你知道高校BBS吗?[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萍华;网络交往中的身体嵌入[D];复旦大学;2009年
2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连立;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的哲学思考[D];湖北大学;2013年
2 赵璐;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存在的道德问题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佳雷;网络交往失范及其防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白红娟;试论网络交往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D];山西大学;2014年
5 于芳;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6 万纤;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解镇荣;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交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8 徐静;中学生网络交往及对其交往伦理影响十年对比研究(2006-2015)[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商艳凯;论哈贝马斯交往合理化思想及其在网络交往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吴丹;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47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4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