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我国现代教育家的历史出场特点和当代出场机遇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4 09:45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真正教育家的历史缺场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教育现实。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发展来看,教育家的历史出场特点可以总结为教育情怀、哲学思想、勤勉实践和独特贡献四个方面的共性。当前,"准教育家"们必须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时代要求下,在追求中国教育梦的实践活动中续写教育家不断涌现的辉煌群谱。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more than 60 years ago, the historical lack of true educationalists is a regrettable educational reality. Judg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historical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ors can be summed up as the commonness of four aspects: educational feeling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diligent practice and unique contributions. At present, "quasi-educationalists" must firmly grasp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running a satisfactory education for the people", they should continue to write the brilliant group spectrum of educationalists emerging constantly in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pursuing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dream.
【作者单位】: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大学文化的载体和构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秦淮;;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范丽娟;;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5 顾友谷;;对常乃德和胡适文化争论的现实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王平;;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圆融——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韩伟才;;达米特意义理论对西方语言哲学的贡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丘新巧;;庄子的美学精神与现象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方何荣;;研究赛珍珠的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唐亚辉;;法律事实探究[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4 衡旭辉;孙法浩;李存金;;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体缺失”现象的调查与思考[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5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左玉河;;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五四以后中西文化差异之比较[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晓梅;;梁启超“趣味说”的双重品格[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侯湘;;中医穴位体系是经黑箱方法验证的系统科学[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策;;“事实”概念的认知与逻辑重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曹顺庆;王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对“中国文学批评”学科史的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3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163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