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分析与澄清:教育研究的哲学转向
[Abstract]:Analytic philosophy focuses on linguistic ontology, analysis and justification of propositions and concepts expressed in language. The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urges education to use "analysis" as a thinking tool and "clarification" as the premise of clear thinking to explain the educational ontology.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fetters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mod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should transcend the paradigm of analysis and clarification, break through the pattern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hould not only stop at critical clarifi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needs to adopt positive educational behavior, face people's educational situation, adhere to the concept clarification, draw o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form an organic unified research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theory,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realize the philosophical tur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旭东;;从思辨到行动:教育理论的时代转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徐晓宁;;大学生幸福观误区及教育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闫春梅;;教育关注儿童可能生活[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吴时红;;康德“崇高论”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周云,彭光芒;人际传播中的信息交换与利益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谢宁;;试论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丽文;;论福柯身体理论之逾越性[J];长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4 冯振环;王莉娜;冯领香;;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水平差异的致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5 辛世俊;;试论“以文化人”的问题与对策[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庆;;对“正当优先于善”的分析[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5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冯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梁琳;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万言明;杜威教育哲学的现实审视[D];河南大学;2011年
6 谢丽娜;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郭晓林;交往德性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思文;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宫晨娟;剑走偏锋的“法律道德必然联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蒋红群;爱抚伦理学——从齐格蒙特·鲍曼对爱的关系的阐释考察其伦理思想[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旭东;;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刘旭东;;“无立场”的教育认识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刘旭东;吴银银;;超越理性主义:实践的教育理论的发展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方平;有价值的开创性研究 ——读兰建《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1期
2 刘坚;怎样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J];发明与革新;2001年10期
3 汤林春;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J];中小学管理;2002年02期
4 ;本刊教育研究来稿选题参考[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廖鹰;教育研究中叙事实验评介[J];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6 吴定初,李小红;教育研究民族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7 张建琼;教育研究个性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严开宏;教育研究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介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岳欣云;教育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孙元涛;拒绝“虚假的繁荣”——教育研究中的不良倾向及其矫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田宝宏;;“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成果评价问题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彩霞;;教育研究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研建[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喻忠恩;;近十年民国广东教育研究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尹筱莉;;科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其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傅维利;;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浪;暖昧与焦虑:教育研究的自我叙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李广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研究繁荣背后的四大精神失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程方平;我国教育研究范式应有的特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西南大学 罗生全 成都市高新区滨河学校 敬仕勇;教育研究,立足本土解决问题[N];光明日报;2012年
5 如皋市教育局教科室 袁s,
本文编号:2250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5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