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回归教学学术:技术时代的教学正义

发布时间:2018-10-13 15:38
【摘要】:教学技术经历了从生活的技艺到知识传播的工具再到交换价值凸显的商品的演进历程;教师从思想的探险者演变为知识的阐释者最后沦为教学技术的消费者;教师的文化品性相应地呈现为创造性行动、重复性劳动和冒险性工作三种形态。教师技术化所导致的哲学思维的弱化、伦理意识的浇薄和艺术追求的消失是教师教学学术趋于式微的根源。教师的教学正义意味着教学技术的合法性愈加强大时,教学学术的合理性就更应该得到张扬。
[Abstract]:The teaching technology has gone through the evolution from the skill of life to the tool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then to the outstanding commodity of exchange value, and the teacher has evolved from an explorers of thought to an interpreter of knowledge and has finally become a consumer of teaching technology.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teachers presents three forms: creative action, repetitive work and risk-taking work. The weakening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e thinning of eth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artistic pursuit caused by teachers' technicalization are the root of teachers' academic decline in teaching. When teachers' teaching justice means that the legitimacy of teaching technology becomes stronger, the rational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should be promoted.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西北地区省域内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以甘肃为例”(14XJC880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乜勇;陈晓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袁磊;孙杰远;;教育技术与民主学习[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旭东;;行动:教育理论创新的基点[J];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4 车丽娜;;“教书匠”的式微与教师文化的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希军;角色冲突:胡适思想多歧性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金鑫;;被寄予厚望的狗——关于小说《藏獒》的文化诗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3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刘宁;;权力话语下的女性启蒙——以“文革”三部“革命样板戏”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陈颀;;美国私营监狱的复兴——一个惩罚哲学的透视[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9 陈柏峰;;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李肖;;论社会转型期的权力制约与利益表达——福柯权力谱系学的现代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卞文;;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科学史再评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付长珍;;从“还乡”到“疏离”——现代性视阈中的当代知识分子与农村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7 付长珍;;变幻的视域——三农问题映射下的城市知识分子精神生态透视[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曾国东;蔡震宇;;执法观、法治思维与法律权威——一种检察权运行语境的视角[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9 汪禄应;;中国语文革新视域中瞿秋白与胡适的比较研究[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六辑)[C];2012年

10 ;权力的眼睛:微博场景的视觉文化研究——从福柯“全景监狱”的隐喻说起[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芦迪;王韬改革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佟庆才;帕森斯及其社会行动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2 袁磊;孙杰远;;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系统的内涵、特征及结构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唐永中;孙杰远;;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知识分类与课程设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徐晓东;后现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3期

6 王兆t,

本文编号:2269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69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