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复杂性的压力缓冲效应:基于日常烦心事和重大生活事件的探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self-complexity has a cushioning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under daily upset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 Methods: 316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with self-complexity test, college students' recent life experience, major negative life events, self-esteem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 scale. Results: (1) Self-complexity can not directly predict mental health, whether it is self-esteem, positive or negative emotion. Can effectively buffer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ajor negative life events on individual self-esteem and positive emotions. Conclusion: high level of self-complexity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under high stress, but its buffer effect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nature of stress and the selected mental health index.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0JHQ003) 华东交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6541026)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芹;贾晓明;李波;;家庭功能对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经验与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9期
2 孙晓玲;李晓文;吴明证;;青少年自我复杂性的测量及其压力缓冲作用探讨[J];心理学报;2006年05期
3 路晓宁;黄希庭;;日常烦心事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4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3期
5 蔡溢;许明智;谌红献;李恒芬;贾福军;徐增毅;;大学生自尊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6 齐晓栋;张大均;邵景进;王佳宁;龚玲;;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4期
7 牛更枫;郝恩河;孙晓军;周宗奎;;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8 陈艳红;程刚;关雨生;张大均;;大学生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6期
9 陈佳芳;韦嘉;张进辅;卢珊;;自我关注对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6期
10 龚玲;张大均;;压力、自我复杂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六个月的追踪[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攀;;压力和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综述[J];才智;2012年05期
2 张丽华;宋芳;;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3 黎雪梅;况利;刘婉婷;陈建梅;艾明;;某校1386例不同性别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人格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09年24期
4 陈敏;郑诚德;;大学生自尊水平与择业取向的相关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葛广昱;余嘉元;安敏;何婷婷;李金德;;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吴宇驹;凌文辁;路红;吴伟炯;;DEELS真实情绪量表的修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缪毅;彭李;李敏;曹伟丽;颜怀城;蒋永恒;汪涛;;军医大学新生集训应激后成长及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7期
8 陈珑;于永菊;彭李;石磊;陈星宇;李嘉文;李静;谢钧润;孟涛;李敏;;军校医学生心理弹性与其人格、认知偏向、正负性情绪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6期
9 高伟;郭筱;郭锦红;刘姣姣;;文化价值感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3期
10 谢钧润;于永菊;彭李;陈珑;李嘉雯;李静;李敏;;新兵新训应激后成长与自我接纳和心理弹性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蒋孝锋;服装颜色明度对人情感的影响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婷婷;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郑久华;情绪劳动策略对业绩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健;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贾丽萍;情绪对不同焦虑水平个体抑制功能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鹏程;中学生课堂情绪体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曹静静;农村初中生自尊水平、人格特质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季青;盲生自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武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取向自我、个人取向自我、核心自我评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燕;师范院校大学生自尊发展与其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璐;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翠霞;武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林;工作不安全感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之宽;心理授权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美;高中生生活满意度与负性事件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李芷若;;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丽华;宋芳;;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3 甘窈;况利;黎雪梅;;经济压力对大学生自尊、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9年07期
4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5 徐远超;吴大兴;龚勋;;大学生的乐观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的关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6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相关因素及心理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7 袁莉敏;李健;许燕;;气质性乐观在国内外的测量概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马国亮;;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9 许燕;;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物质主义的调节作用[J];德州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毛晋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气质性乐观、目标定向、自我效能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肖玉兰;高职生气质性乐观、归因风格现状与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萍霞;军校大学生生活事件、气质性乐观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蒋灿;自我意识量表的初步修订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温娟娟;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郝霞;大学生幽默风格、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瑜;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中,姚小蓉;师范专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杨仲夏,韩丁;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3 祁新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陈利虎,马洪涛;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减负”[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J];社会科学家;2000年06期
6 翟安平,张懿红;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社科纵横;2000年01期
7 张亚东,刘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0期
8 王丽芹,陈凤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刘晓仙;谈高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10 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文建;;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2 黄怀宁;;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宋振韶;;高校教师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郭辉;李蔓荻;祖娜;;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朱晓红;;改善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对策与措施[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8 汪向东;;地震后受灾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郑莉君;韩蔓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郑莉君;;维护心理健康迎接21世纪的到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婷;心理健康辅导员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严建雯 金一波;心理健康教育:让健康人更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孔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柳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重庆日报;2004年
5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任伟;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俞文智;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郭念锋;你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晓刘;老师,您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卫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文s,
本文编号:2270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7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