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师微笑意蕴的现象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8 07:15
【摘要】:教师的微笑能带来鼓励、关心、宽容、接纳、理解等诸多教育价值,但教师的微笑为什么能够产生教育意义,学生又是如何体会到教师微笑的意义呢?依据现象学的理论分析,只有发生在具体生活"境域"中的教师微笑才能产生教育意义,而"孤立"的教师微笑则不能产生教育意义。学生对教师微笑意义的"领会"过程,就是学生对当下生活"境域"不断描述、不断解释、不断反复的过程,就是自己的"前了解"与当下"境域"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教师微笑的那一刻,在学生看到教师微笑的那一刻,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投入"到微笑中的,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投入",教师的微笑才能产生意义,相反,"形式的微笑"则不能产生教育意义。
[Abstract]:A teacher's smile can bring many educational values, such as encouragement, concern, tolerance, acceptance, understanding and so on. But why can a teacher's smile produc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and how do students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ers' smile?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henomenology, only the teacher smile in the concrete life "circumstances" can produc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while the "isolated" teacher smile can not produce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eachers' smile is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continuous description, explanation and repeti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present life, which is the process of their own "former understanding" and the continuous integration of the present "realm". At the moment when the teacher smiles and the students see the teacher smile,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are "engaged" to the smile together. Only wh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together, the teacher's smile can make sense. On the contrary, a formal smile does not hav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立群;;海德格尔的“境域格式”概念解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秀艳;王明文;;真理观人学向度的遮蔽——符合论真理观批判[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王小溪;;论波德莱尔“应和”思想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内在一致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郑争文;;梅洛-庞蒂和马克思对历史的一般看法及相关契合点:一个现象学的考察[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3年00期

4 邱菊;;《聊斋志异》死亡叙事主题类型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4年01期

5 刘剑;;人迹与物哀——“平视:孙逊2013个人画展”观感[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01期

6 王颂;;昭如白日的晦蔽者:重议宗派问题[J];佛学研究;2013年00期

7 李创;;何以明月寄乡愁?——解读海德格尔生存论诗学[J];东岳论丛;2014年03期

8 孙琳;;马克思对“历史”与“实践”概念的新解——《德意志意识形态》“场域”思想探析[J];北方论丛;2014年04期

9 肖福平;;语言实践的“此在”与先验语言形式的“事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郑龙云;;人的时间性存在与美学的现代性课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鲍俊晓;;萨特论现象学意向性理论[A];江苏省美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哲;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中杰;《内经》思维方式的形成、发展与当代冲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高海青;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张猷;舍勒对伦常行为的现象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范士龙;教师关怀的生活样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鑫;两种思想视域中的意识与对象问题[D];西北大学;2013年

8 李宗克;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火青;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张小龙;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墨海;理性回归与深层感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窦绪凯;从“意向性”到“超越性”[D];南京大学;2013年

3 何东泽;马克思感觉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马莉;艾米莉·迪金森和三毛作品主题与表现手法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5 黄自立;《存在与时间》导言之通俗化解读[D];湘潭大学;2013年

6 纪锡W,

本文编号:2278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78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2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