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教学中的对话理念及其启示
[Abstract]:Enlightening teaching thought is a great creation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enlightening teaching is mainly "giving thought", "helping thinking" and "expanding thinking". Its essence lies in promoting students' thinking, promoting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good will to study, and achieving the character of a gentleman. The idea of dialogue in enlightening teaching includes three dimensions: ethical, aesthetic and practical, namely moral exhortation, rhetoric promoting enlightenment and experience blending.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of the idea of dialogue in enlightening teaching to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cludes three points: people-oriented, the pursui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cognition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the sidestepping, the pursuit of the opening of the horiz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thinking. Self-exploration, the pursui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experience and happy state.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积极语用视域中的风险课堂与教学机智研究”(课题批准号:AHSKY2014D3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祥龙;边缘处的理解——中西思想对话中的“印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周兴国;;对话教学:有待进一步澄清的几个问题——对当前对话教学理论研究的审视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7期
3 沈小碚;试论“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实质及合理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8期
4 杨启亮;;教学对话之“道”的特殊性[J];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5 母小勇;苏州大学物理系"启发式综合教学"课题组;;“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发观与综合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4期
6 王富仁;;通往庄子哲学之路[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佐藤学,钟启泉;教与学:寻求意义与关系的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8 李向东;也谈启发教学的实质及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4期
9 刘铁芳;;日常教育生活中儿童立场如何可能[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1期
10 张祥龙;现象学视野中的孔子[J];哲学研究;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4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王蓓;林亮明;;技术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及其认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陈立军;;杜威教育理论的构建、启示与反思[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路卫华;;从现代科学的维度看生态文明建设[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永刚;政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廖桂霞;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D];湘潭大学;2010年
8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英时;;“游于艺”与“心与道合”[J];读书;2010年03期
2 郑杭生,李霞;关于库恩的“范式”——一种科学哲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张祥龙;境域中的“无限”──《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析读[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4 邢思珍,李森;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2期
5 陈尚达;卫平凤;;风险意识与境域关怀:“登山式”语文课程的教学诉求[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6 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史忠义;;符号学的得与失——从文本理论谈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王琪,孙学强;孔子修身观的现代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9 陈晓明;;“恕道”在当代危机中的普适性与积极面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孔企平;;教学策略的转型:从独白走向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彬;;启发教学是教学论的基本范畴[J];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2 李青芳;走出启发教学的误区[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9期
3 刘一兵,闫立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化学程序启发教学模式探析[J];菏泽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4 王书芹;;浅析疑问式、比较式启发教学[J];科技资讯;2007年14期
5 张辉;谈启发教学的多种应用形式[J];安徽教育;2004年09期
6 王文敏;对启发教学的再认识[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王文敏;抓重点难点 进行启发教学[J];黑龙江教育;1999年05期
8 吴华静;;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启发教学[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年03期
9 胡文科;;浅析启发教学指导思想的基本特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10 王丽珍;;注重启发教学,提高教学实效[J];长三角(教育);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冷临春;;启发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本文编号:2328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32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