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用到整合:对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几点思考
[Abstract]:The tremendous social changes caus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nce the 21st century make us full of expectations for the drea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e in school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love lessons" frenzy and the "reversed classroom" torrent seem to make us more convi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ushed forward the solid fortress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show that up to no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es not seem to have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school education. It has not replaced schools, classrooms, textbooks and teachers, nor has it profoundly changed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es not and will not necessarily bring about educational change. Therefore, in order to tru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change, and to uncover the fo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 in school education,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must be answered fundamentally: h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ally changed school education? Can IT change school education? How does IT change schoo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整合研究——基于教育变革的视角”(DAA140198)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劳瑞·约翰逊;;对于“慕课”的质疑——在线学习变革引发的社会反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年01期
3 郑太年;;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革新为何效果有限——系统观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中林;屈军;韩小一;;远程教育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实践探索[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2 喻永康;金卫国;邓小龙;;翻转课堂模式下“电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07期
3 吴中华;;会计专业ERP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应用[J];财会通讯;2014年19期
4 张国荣;;艺术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5年01期
5 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6 马燕;;“翻转课堂”接受度调查研究[J];广西教育;2015年03期
7 林娟;周选围;吕红;;翻转课堂在大学通识课程“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的教学实践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年01期
8 江卉;;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年03期
9 曾玉玲;;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同高职营销专业教学的整合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原f ;;试论外语教学下的翻转课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倩;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曾林晖;信息技术教育的“人为”性与“为人”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温建美;基于Big6的中职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赵万霞;电子双板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何丹凤;学生预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林才英;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方慧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霍惠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10 罗少华;中美翻转课堂实践案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强;;基于e-portfolio高校实践性课程评价模式的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2 卢强;;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3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4 岳欣云;;教学对话的三种境界及对教师的要求[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5 李如密;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6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7 胡弼成;陈小伟;;对话—理解:大学教育的本真意蕴[J];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8 王长江;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8期
9 冯锐;杨红美;;基于故事的深度学习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1期
10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立运;学校教育也要打假[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2期
2 任洁,冯国文;珠江三角洲学校教育现代化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3期
3 罗立群;略论学校教育的情感性[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唐凯欣,金红梅;信息、知识、智慧——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该给予学生什么[J];继续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王秀兰;学校教育要以生为本[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马昌秀;浅谈通俗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J];新疆有色金属;2002年S1期
7 马立华;创新精神的培养应从学校教育抓起[J];党政论坛;2002年03期
8 李家成;论个体生命立场下的学校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9 赵尚松;学校教育中心理虐待探析[J];教育评论;2002年01期
10 尹晋英;略谈档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2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艳云;;论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开展[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2 吴小辉;魏琳琳;;让孤独与学生说再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王佩芳;;让科技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继生;;学校教育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李强;;学困生与学校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陆再勤;;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徐志球;;浅议电脑网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张鹤;;博物馆如何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摘要)[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9 廖永铭;叶永恩;;浅谈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与联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胡蝶;;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璋(作者为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学校教育的生命价值[N];金华日报;2005年
2 泰州市教育局局长 宋吕银;“五严”背景下学校教育大有作为[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西南大学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黄雪梅;学校教育创新活力从何而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陶西平;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体制化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郭淑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教育途径[N];南方日报;2013年
6 记者 刘子烨;学校教育不能再重“英”轻“汉”了[N];联合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颖;学校教育:多元冲击,,坚守前行[N];福建日报;2013年
8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记者 苏天瑞 通讯员 吴瑾玉;全市关工委学校教育工作会议在虞城县召开[N];商丘日报;2009年
10 赵泰文;督促指导学校教育关工委工作[N];毕节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滕志妍;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宏;散居回族学校教育的隐性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红艳;儿童在学校中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振宇;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洲;学校教育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亚娟;学校教育负担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佳;论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合理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谭龙;儿童虚伪与学校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曹艳艳;学校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有限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朱云艳;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之父—约翰·霍尔特家庭学校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良田;西藏宗教寺院教育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3年
9 赵永进;梁启超的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沙莉莉;T村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变迁[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77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37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