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材写作工具的交互元件设计与功能实现
[Abstract]:Content interaction is a key feature of electronic textbooks to distinguish traditional paper textbooks and good user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liberal arts course represented by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 science course electronic teaching materials represented by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this paper designs six kinds of general interactive components of electronic teaching materials, including text and pictures. Slides, video animations, subject questions and interactive groups.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interactive components and user experience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ed electronic teaching materials, using the technical route of J2EE and the open source database of My SQL, the writing tool software of electronic teaching materials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software includes four function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 structure, the writing of content fragments, the selection of interactive segments and the recording of learning process. The software supports teachers to cooperate in compiling electronic textbooks based on various terminal devices and operating systems. The content has terminal adaptability. At last, it shows the case of Web and mobil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电子教材基础技术框架及适用性研究”(课题编号:126220694)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法敏;肖芬;;以平板电脑为阅读设备的互动电子教材初探[J];出版科学;2012年02期
2 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黄荣怀;张晓英;陈桄;王晓晨;赵姝;龚朝花;;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4 邓文虹;;电子教材研发的思考与实践——以人教版电子教材的研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12期
5 李珍珠;赵姝;丁杰;王朋娇;;基于iBooks Author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6 乐进军;杨德军;;电子教材:数字教育的核心载体[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欣;刘建设;冯u&中;;教学设计理论在科普展示中的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胡旭波;;网络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策略设计探讨[J];才智;2008年01期
3 周碧霞;;中职计算机基础课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探讨[J];才智;2009年26期
4 张慧英;;教学模式改革与“立体多向互动式”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构建[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5 李颖;;基于ISO9000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构建[J];成人教育;2009年12期
6 孔邵颖;郭宏亮;;基于建构主义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7 唐莉红;;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和谐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06年12期
8 李礼彬;;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7期
9 米雁;;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怀化学院师范生教育技术教学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7期
10 柴宝华;;试述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J];时代教育;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辉;唐承华;;中职教育对计算机教师的能力要求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臻;;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研究性学习案例设计——实验课案例和活动课案例研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陈冬梅;蒋立兵;李永安;;基于“多维导学”《乒乓球战术》电子教材开发与应用绩效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4 陈维凤;张进宝;;面向低学龄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曹士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促进小学教育创新[A];201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化学习现场观摩研讨论文集[C];2013年
6 吴志刚;张红军;蔡俊;;个性化智能评测系统模型[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琳;詹青龙;;远程职业教育学习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朱连召;;泛在学习国内文献研究综述[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成诗敏;曹旺;;数字教材研究综述[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妍;吴敏华;孙众;;影响学生数字教材使用行为的因素探究——项扩展TAM的多元回归分析[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春华;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赵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少婷;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耿卉;《远程教育学》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红英;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师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云;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红丹;任务分析技术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纪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结合型评价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卫华;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师接受性干预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儒德;赵妍;柴松针;徐娟;;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4 黄荣怀;谈谈多媒体创作中的认知心理学问题[J];多媒体世界;1996年12期
5 Paul Lorimer;Doug Mahugh;;文档格式兼容性和可扩展性[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6 周琼;多媒体电子课本实现学习开放化[J];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7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10 王俊宏;;电子教材:信息时代教科书设计的新形态[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梓文;通用文档模型及在文档格式转换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芳;;先别忙着为电子教材叫好[J];甘肃教育;2013年09期
2 朱国斌;;依托基础 注重实用 多样发展 优化资源——中小学音像电子教材的建设之我见[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4期
3 张鸣;;编制网络版电子教材的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4 关娟;;关于电子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5 邓文虹;;电子教材研发的思考与实践——以人教版电子教材的研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12期
6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7 郭晓鹏;马玉慧;;电子教材发展概况[J];软件导刊;2013年07期
8 马海涛;;韩国:为教育公平普及电子教材[J];上海教育;2011年07期
9 杨德军;乐进军;暴生君;王凯;;电子教材的价值[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10 夏应秋;薛茂红;;电子教材终将成为教材的主流形式[J];北京教育(普教);201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渠竞帆;电子教材时代到来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李维章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多媒体及一般编辑部主任;美国电子教材市场什么样?[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编译 本报记者 李鹤琳;突破瓶颈期 美国电子教材开发商集体发力[N];中国文化报;2012年
4 商报记者 张攀;产品热渠道冷折射电子教材尴尬[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5 商报记者 渠竞帆;美高校冷落电子教材为哪般[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6 商报记者 渠竞帆;电子教材:建立元数据是关键[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中学 曹葆华;开发地理电子教材尝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王俊宏;电子书包:正在走进教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9 弗里德曼咨询公司总裁 托马斯·Z·弗里德曼;把电子书装进每个学生书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张美玲;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电信党组书记张新建:加快基础教育电子化建设[N];人民邮电;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雪雪;电子教材在高校中的推广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杨娇;基于电子教材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D];扬州大学;2014年
3 宿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电子教材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慧玲;基于步步高电子教材研发项目的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郭晓鹏;初中数学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6 赵伟琼;基于移动学习的交互式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周晓明;EPUB格式电子教材用户体验模型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93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393424.html